老杨叹气,“也可以靠雨水,但是雨水灌溉出来的庄稼它就是长不好。后来也有专家过来帮我们看过,说我们这里的雨水哦,可能带着从海水里蒸发出来的盐份……”
“专家也没告诉我们解决的办法,就是让我们搬家。”
“我们世世代代住在这里的,怎么可能轻易搬?”
“就算想搬,又要让我们搬到哪里去?”
“去了外面就是寄人篱下……我们宁愿穷一点,也不想被人看轻。”
“既然专家说雨水里含盐份,那我们就自己背水喽!不然怎么办,坐在这里等着庄稼被盐水烧死吗?”老杨说道。
程思宁久久说不出话来。
过了一会儿,程思宁要求去对面的梯田看看,顺便让学生完成一下对土壤的采样。
老杨便又带着她们去了对面的梯田。
一来一回的,大家走了半小时……不但脚底被石子儿硌得生疼,膝盖也疼得不得了。
在学生们采样的过程中,程思宁也仔细打量了一下正在排队背水的村里人。
无论男女老少,他们都有几个共通点:
一是特别特别瘦,几乎每个人都是独立行走的骷髅;
一是面无表情,眼神古井无波,仿佛也没把自己当成人;
一是衣衫褴褛,女性穿着破破烂烂缝满了补丁的衣裳,男性清一色全都只穿了裤子、光着膀子,无论男女老少全都没有鞋。
一是几乎没有年轻人,目测最年轻的也已经四五十岁了。
看着这一幕,程思宁的心里难受得不得了。
毕竟在二百公里之外,就是全国最繁华的城市广州和深圳。
而这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居然给人一种原始社会的感觉!
接下来,老杨又带着程思宁去了水井村靠海的那一边。
那其实是一处角度六七十度左右的悬崖,悬崖距离海滩大约有五六层楼高的样子。
这会儿估计是退潮,露出湿湿的沙面,村里的孩子们全都转移到了这儿,看起来正在赶海。
程思宁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在悬崖是坚硬的岩石体,而一处被人凿出楼梯,旁边还垂着绳子……
村里的孩子们大约就是从那里去下的。
老杨解释道:“我们吃的很多东西都是这些小孩子去赶海的时候捡回来的。有时运气好,还捡到半死不活的鲨鱼……那就全村人都有口福了!当然了,这种情况也不是时时有的。”
程思宁盯着悬崖下被村民们扔了一地的垃圾,忍不住又叹气。
最后,老杨还带着程思宁去看了他们村里的那口古水井。
南方的水井和北方的水井完不一样。
——北方的水井会砌出高于地面至少一米的护栏,面积很小,井架上放个系了长绳的小桶,打水的时候把小桶扔进井里,装满了水以后再摇井轱辘,把水桶摇上来……
——南方的水井就是个浅坑,面积比较大,直接建立在地面上。
水井村的这口古井,大约两米长、两米宽,顶上搭了个棚子、以防灰尘掉入。深度大约在一米左右,里头的水清澈见底。
而这样的水井一共有三个。
老杨告诉程思宁,“最高那个是吃水的井,那个井水满了以后,就会流到这第二个池子里,这是洗菜池……洗菜池里的水流满了,就会流进第三个池,这是洗衣池。”
程思宁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