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预倒是旗帜鲜明地直抒内心看法:“不管怎么样,都得向着敌军攻击,一定要拖住赵军,当然在拖的时候,也算是以保存实力为主,还要南下,最好再与冀州的裴氏等再联系在一起,能与十五万赵军周旋,还处于不败的境地,这样,石嘉本方定是水涨船高的。而且实力问题,不能完全地拖住,以后也能在石虎那有所推脱。只要石虎不对他们有戒心的话,就能让石虎给个地方,好好地发展自己的势力了。”
明预所说的,正是切中了石嘉心中所想的,不过他还是想到了石勒,石勒对他可谓是有知己之情啊。
自己曾经就对石勒承诺过,就算是不能投于石勒的帐下为石勒效力,可是最起码的是要保住石勒的儿子以报答石勒对他的知己之遇。
在历史上,石虎当上皇帝之后,就把石勒的儿子们全都给杀掉了,没有一个留下。而且石虎是残暴地统治天下,令得民怨沸腾,最终酿成了天下大乱。羯赵才会最终灭亡的。
既然答应了石勒,那不管怎么样都得去护住石勒的儿子的安全,自己这是要秘密地潜入邺城了,就算潜入邺城,可自己在邺城是人生地不熟的,又如何帮得了呢?石嘉虽然为难,不过他还是会去做的。
明预这时则继续地说:“我们完全可以按石虎所吩咐的主动地去找赵军挑衅,并且是与赵军交锋,这交锋嘛,自然是得败上一败了,一败了,我们是实力大损的,我们就完全地有理由遁入冀州,与裴氏、薛氏等联系了!如今我已派人前去他们那里了!正好看看他们的态度如何,以后能不能为我所用!”
石嘉一听,是很满意地,随之,他便看着明预,说了一声:“要是我想去邺城,你觉得怎么样?”明预一听,惊讶极了,去邺城!这不是送羊入虎口吗?危险性自是很大的,他弄不明白,石嘉怎么就想去邺城啊。
石嘉便把自己想去报答石勒恩情的事说了出来,这也是当初他对石勒的承诺,所以他不管怎么样,都想让此行成行。
明预见到石嘉那坚定的样子,就明白劝是劝不住石嘉的,只是又得让谁和石嘉一起去呢?要保证石嘉的安全,这是必须的啊。
石嘉这是在做好准备,就得去了,当然他们也按着原先既定的计划去挑衅赵军,并且与赵军是打上了那么几仗。从这几仗可以看出,赵军并没有打下去的**了,可以看出他们是归心似箭的。
按明预所说,越是这种情况,赵军统帅是久经战阵的,他一定会先获得一场大胜,以消除后顾之患,才会南下撤退,正好是用这个机会伪败,以后就有话可说了。石嘉对于明预的意见是赞成的。
。。。
第一百八十八章 石勒的来信
因此,明预开始了演戏,让大军进攻赵军,自然是受挫的,故作一副损失惨重无法再战之状,只好是四处逃窜而去。
石嘉就能派人去石虎那里了,他有借口了,就说,他是肝脑涂地,粉身碎骨也会用尽一切的方法来阻止赵军南下的。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没有了军兵,就算石嘉只剩下他自己一人,也会赤手空拳地前去阻止。
反正就是一大通的好话连篇,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嘛!而且样子也是做足,做够了,赵军主力也在北方,他们想要回到邺城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故石嘉是办到了石虎所交待的任务。
可让石嘉想不到的是,有人来拜访了。而这人是石勒的亲信,他是替石勒来向石嘉拜托事情的,所以言语变得很是恭敬。
石嘉便是把信折开一看,一目三行,他看看里面的内容。
石勒在信的开头不断地说着他屡次地忍让石嘉,并且是极其欣赏石嘉的才能,把石嘉引为知己,一直都想与石嘉是好好地促膝相谈的,像高山流水一样的深挚友谊,可惜两人的政见不同,身上所肩负的重任不同,也就不可能共事以向着同一个目标了。
所以石勒也是出于无奈地,才想要害了石嘉。若是可以的话,情愿是彼此能好好地相处,一起并肩努力。
而现在石勒是中风了,他动不了,话也说不清,还是服侍他的人,对于照顾中风的人是深有经验的,能弄得懂石勒的意思,这才写下了这一封信。
石虎偷偷地潜入了皇宫,并且是控制住了皇宫,他还召集了大臣们,向他们宣布,他石虎作为皇帝的侄子,作为与皇帝一起打江山的元勋,他将要在皇帝前尽孝道,大有一番主人的态势。
由于石虎的军兵很快地就调入了邺城,原本戍卫邺城四周的赵军大多是被抽调一空,全都北上追击石嘉了,石虎的大军一到,加上又有猛将冉闵的坐镇,谁敢与之相抗衡啊?凡是不满的,反对的人都被石虎给刷刷地,一一地干掉了。
就是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石虎在邺城是站稳了脚跟,而且隔绝了石勒与外面的联系,就算是世子石弘,以秦王石宏、南阳王石恢、彭城王石堪等想要见石勒,都被挡在门外,根本就不给他们进去的机会。
更为甚者,石勒更派遣了军兵,严密地监视了石弘等,不让石弘等有自由,限制了石弘的人身自由。
只是石勒在石虎入卫宫殿之时,他就派人出去,以找到石嘉,希望石勒实践当初对他的承诺,以救他的儿子,石勒不求保住他所有的儿子,只求能保住石弘就可以了。
只要是石弘能沿续他的血脉,让他不至于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