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周搬来一把椅子坐下,答道:“是,不过是去年受了咱们家恩情的,拿着个碗说要来报恩,我不知真假,便打发他走了。”
秦小满说道:“这么说我还记得,去年有一对看着很可怜的兄妹,连碗都没有,我就把咱家的碗给了一只他们,想必这回是他们回来了吧。”
秦周此时确信赵登没有扯谎,但也没太在意,反而是对妹妹一年前行善的行为感到高兴,说道:“小妹你做得对,但是今后遇上这些讨饭吃的,家里有吃剩的可以给点,没有就不要再理会了,外边现在乱得很,我不在家的时候别乱开门。”
说完,秦周起身也要帮忙母亲整理棉线。
秦小满忙把哥哥按在椅子上,笑道:“不管这些了,大哥今日休班在家好好歇着,我去给你做两个好菜。”
说完,秦小满便边走边跳地去厨房做饭去了。
……
赵登回到总兵府,首先把被杨惊春威胁的事情报告给李弘,等待着李弘作出批评。
李弘笑道:“哈哈哈,你竟被她拿捏成这样,我看我这个表姐也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你竟然还帮忙带话让我给她写信,万一写着写着真生出情愫来怎么办?我要是真娶了她,还不也得被他这种性格拿捏一辈子?”
虽然是开玩笑的语气,赵登还是觉得非常不好意思,说道:“师长您还是罚我吧。”
“罚你做什么?”李弘敲了敲桌子,“我是那种赏罚不分明的人吗?”
“那肯定不是。”赵登笑道。
李弘打断他的嬉皮笑脸,问道:“不过你这次擅作主张去见我妹妹是为何?”
赵登便把如何辗转到咸宁县,如何起这个想法,又如何找到当初施恩给李弘兄妹的那户人家大致过程说了一遍。
“照你这么说来,这管队却是对我有两层恩情了。”李弘笑着说道。
“哦?此话怎讲?”赵登也来了兴趣。
“当初我和杨连长带着妹妹要进城,就我一个人被守城的士卒拦了下来,是这个管队心软把我放了进去。”李弘摇了摇头,叹道:“若非如此,我还真不一定能做得今日的好大事。”
赵登赞道:“那这可真是缘分。”
李弘说道:“于公你这次擅作主张,但好在没造成什么严重后果。于私我倒要好好感谢你找到了我的恩人,所以扣你一个月的俸钱,我从自己的私库里拨双倍给你。”
赵登嘿嘿笑道:“谢师长。”
李弘又说道:“你家兄长现在在何处?”
赵登脸色忽然垮了下来,问道:“师长怎么突然问起他来了?”
当初李弘还只占了小康镇一个镇子时,李弘便派赵登的哥哥赵丰前去税监太监那里做内应,谁知他因为胆小怕事没有发展出一个下线来,但却误打误撞抓到了太监立下大功。
立功之后,赵丰没有继续在李弘麾下做事,而是凭着功劳多分了几亩田,如今安心在家耕种。
如今赵登成了李弘身边的红人,赵丰不仅不高兴,还整日担心弟弟的安危,总是劝他回家安心种田,不要再跟着李弘搞造反的事情。
赵登对李弘的崇拜远远超过对自己的兄长,而且他很反感兄长对李弘的态度。
明明自己家分了田,是李弘造反的获益者,不仅不好好支持李弘的伟大事业,还总是想拉自己回去,搞得赵登为了不和哥哥见面现在连家都很少回了。
李弘说道:“如今四个县的治理也差不多走向正轨了,我准备在每个镇子里都办两所学校,你家兄长不是读过些书吗,我想让他去学校教书。”
如今李弘治下有点文化水平的都去做政务官或者去军队朝着指导员的方向发展了,李弘如果要办学校势必又要从干部队伍里抽人出来。
那些不愿意投诚也没逃跑的士子也不一定愿意出来教书,能在乡间找些读过书的的是最好不过。
赵登十分不情愿地哦了一声,这意味着他又要回去和兄长吵架了。
“还有,你别总是那么大火气,你家兄长小心点也没错,我都不在意你还这样置气做什么?”李弘见他的样子劝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