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他们在外面胡混的事情,她没有再说。
三郎收敛了后,帮里的兄弟被他抓着每日操练,自然跟着收敛了。
三郎在盱眙接她的时候,也提醒过:
“阿姐,你得给他们找老婆了。否则过不了多久还是老样子。”(未完待续。。)
238 绝无此事
许老大坐在左首座椅上喝茶,也不和她客气,直接道:
“我妹子一直在帮着说亲,但那些小地主、小商户人家,都和驴马帮、大车帮关系好。不愿意嫁到我们帮里来。大娘子办事是没话说的,楚扬东河道一修通,长江就能直到淮水了。就算是江西的人家,你只要看中了,我保着兄弟们直接去下聘,娶回来拜堂。”
季青辰算是放下了一桩心事,笑道:
“你们南坊有你们的规矩,我替你们牵线,你去请了汪妈妈,让她早些过来帮着我了。”
说到汪艳芬这样的唐坊老人,她感叹一声,
“三郎是汪妈妈看大的。三郎的孩子生下来时,也要叫汪妈妈看上一眼才好。”
许老大和南坊头目听她这一说,也都起了兴,大家伙儿议论起唐坊里的旧事。
一番议论后,许老大终于也埋怨了她一句。
“上回你去了金阁寺,坐的是我们帮里的船。楼大人回来那脸色,我都以为他当
时就要发作三郎了。你也是不知道,山阳城还有淮水上的一家四安船行,正眼红着咱们这条河道。你何苦去惹着楼大人,叫他看咱们兄弟不顺眼——他不过就是担心你。”
季青辰瞥着他,皮笑肉不笑地道:
“你家老四教给你的?如今你们南坊打算靠着我招女婿来养活大家了?”
“这是什么话?”
许老大一愣,顿时恼了起来。
其他几个南坊头目也拍着胸膛叫嚣着,他们哪里要靠女人来养活?
“不是这样就好。否则我还要担心。万一楼大人那一天不做这淮东节度使了,你们这船帮开不下去了。你家老四就要和三郎说。叫我把楼大人给休了。看着下一任是谁在山阳城充老大,能替你们保着这楚扬西河道。我就得改嫁给他去。”
南坊几人都知道她是骂着许老四,顿时都不出声了。
“……老四的心是大了些。还没看清如今这局面。”
许老大这几年沉稳了许多,终于是苦笑了起来,
“如今在这山阳城。水路有水路生意,旱路有旱路生意,官面上的生意要和州、县衙门相公、各坐地商分润,私商手上的生意要和地头蛇分润。一个地方没摆平,就要出事。楼大人这几年做节度使,能扶着咱们船帮。又能叫别人不骂他偏袒,他也对得起你了。”
说了半响的话,劝了她早点成亲好好过日子,许老大才告辞而去。
他只留了一句,说他们唐坊来楚州的时机不对。
怪不得楼大人。
劳四娘听得这句,掩嘴笑着,道:
“大娘子,妇人以为这许大爷是三郎的腹心,没想到还能说出这样讲理的话来。”
“ 这是没办法的事。我们能抢到这条河道。是因为新河道支持了军衙门的战事。
但眼看着金人就在对岸,他不能光顾着扶植三郎的船帮。否则城里自乱了起来才是要命。”
“是,大娘子放心。楼大人眼里只有大娘子呢。”
“……”
季青辰失笑看她,然而劳四娘却是一脸的理所当然。
“妇人我听着消息,楼大人知道大娘子去金国,当时就痛骂了三郎一顿。说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