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府出来,赵钱孙好奇地问:“少主,这位陈大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徐平安意味深长地说:“一个野心家。不过,是个对我们有利的野心家!”
“去,把南洋那边的人请来。另外,让老罗也准备准备。”
“老罗?”
赵钱孙一愣,“少主是想……”
“没错!”
“既然要开海路,那就要有真本事!让老罗挑些好手,组建一支水师。”
十天后,南洋商人到了。
为首的是个四十来岁的壮汉,自称郑一官。
“久仰徐大人大名!”
他爽朗地说,“我们可是专程来投靠的!”
徐平安笑着请他坐下:“郑兄远道而来,有何见教?”
“实不相瞒,”
郑一官压低声音,“我们在海上跑了这么多年,就盼着有个强援。现在听说徐大人要开海路,所以特意来效劲!”
“哦?郑兄有何高见?”
“是这样的……”
郑一官详细说明了他们的想法:用他们的船队和渠道,配合徐平安的实力和人脉,开辟一条新的海上商路。
“不过……”
他话锋一转,“有件事得提前说明。”
“何事?”
“海上的规矩跟陆地不一样。有些事,可能要……”
他做了个模棱两可的手势。
徐平安心领神会:“郑兄的意思是,有些事需要灵活处理?”
“正是!”
郑一官大喜,“徐大人果然明白人!”
“这个好说。”
徐平安笑道,“不过我也有个条件。”
“请说!”
“第一,不许劫掠商船;第二,不许与倭寇勾结;第三,一切行动必须听我调遣。”
郑一官想了想:“这个没问题。不过……”
“不过海上还有个老大,叫李子龙。这人手下有百多条船,几千水手。要想在海上站住脚,非得过他这关不可。”
徐平安眼睛一眯:“这个李子龙,是什么来头?”
“说起来这人也是个传奇。”
郑一官感慨道,“原本是个渔民,后来招募了一批亡命之徒,专门打击倭寇。渐渐地就成了海上的一霸。”
“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