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洋行云集,而除了洋行之外,英国与法国以及美国的领事馆,也依次建造在这一附近,有时候街道上行来走去,居然满眼都是黄发碧眼的欧美白人,而看着洋行大门的,当然就是裹着头巾的印度阿三了。原本这些年发展最快的当属上海,就是淮安发展到现在,在上海的洋鬼子也是比淮安略多一些,不过几年时间,能把一个内陆城市发展到如此地步,也算得是一桩奇迹。
而洋行一多,周围的中国商号也日渐增多,浙商,徽商再加上晋商,各有专长,各有精采之处,钱庄商号当铺批发商行已经极具规模,极具活力,而以纯粹的实力来说,浙商与徽商实力稍弱,不过占了地利先发之便,已经发展的极好。晋商实力最为雄强,虽然后至,却也发展极好,目前淮安城中商号云集,而晋商资本最为雄厚,钱庄生意因为商号多自然更加火爆,唯一不足的,便是在经营手段与理念上甚为落后,如果现在有资本更加雄厚的欧美银行进入,就会被立刻挤跨。
就在进入淮安最早,也是最早在城中建起了十二层西式高楼,引得万民瞩目的怡和洋行附近,在高大的哥特式建筑十几步远,便是一幢典型的中国式院落,临街而建,与高大的欧式建筑相比,显的小巧精致,门首处,也是小个中国风味的石狮子,正好分列在大门两边。
这里已经算得上是寸土寸金,淮安城中的商号全部云集于此,哪怕是原本的盐商富户,也多半住它不起,而是典手倒卖,让成商号。所以这三进小院虽然在风格气质上极是内敛,却也是不折不扣的一处商号,迎门上挂一匾,却是四个烫金大字:胡庆余堂。
张华轩交给胡雪岩打理的生意极多,而最赚钱的,无疑是徐州的矿山,上次舒城事变之前,朝廷已经传谕徐州道兼江北团练大臣吴棠,将张华轩在徐州的矿山一体封了,而张华轩有鉴于现在这个局势,一时半会也拿不回矿山回来,索性便退让了事,让胡雪岩把矿工遣散的遣散,愿意留用的,便带到淮安来安插,或进工厂,精壮的入军当兵,长于农事的,便到海门等地种农田,半月功夫,已经安排的妥当,张华轩极是满意,盛赞胡雪岩办事干练。
虽然如此,胡雪岩心中犹自郁闷,张华轩交给了他几十万股本,盐场商号十数家,再加上矿山出产,每年所赚的银子不下三百万之数,而矿山一封,直去了三分之一,对于一个商人来说,简直是彻骨之痛。
所幸南方战事激烈,两边都是死伤极重,又有河南官兵对着捻子大打出手,也是极需葯材,不得不说,胡雪岩此人具有天生商业头脑,胡庆余堂现在是张华轩的创意,不过此人在做起来的流程中也是极具天赋,葯材与葯方的选配,制成葯丸的过程都是精当无比,然后又是打通关节,疏通太平军与清军两边的关系网都是水道渠成,马到擒来,不能不说是一个一等一的商业天才,矿山封后,他便回到淮安坐镇胡庆余堂,以期借着南方战事激烈的时候,能多赚一点是一点。
就在他的眼前,一封封葯丸被封存打包,准备沿河道运送至南京,这一批货不从海路走,却是因为直接送到太平军的阵营,所以在运输上不仅省心省力,而且省钱。
待小伙计们把“真不二价,胡庆余堂制”的小标签帖上之后,胡雪岩原本刻板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放松的神情,摇头一叹,抚额笑道:“这些虽然是给发匪的,不过葯就是葯,要戒欺,选材用料,仍然不可懈怠!”
“是,请掌柜的放心!”一群伙计不知道听了他多少次训诫,而胡庆余堂得以迅速发展,当然也是在选材与制葯上极其用心,童叟无欺,而又资本雄厚,所以才迅速发展,成为江北赫赫有名的大葯堂
(107)内卫营
胡雪岩点一点头,不再关注这里的事情,出门一转身又进了制葯堂。胡庆余堂采用的葯方先是用的宋代皇家葯典《太平惠民和济葯局方》上的记录,制作了大量的丸、散、膏、丹、胶、露等葯材,因为天下大乱,用兵极多,对军事上的用葯需求量极大,所以这两年来,多以制造丸剂为主,今年黄河改道后,大河两岸多有受到水灾影响的,水涝过后亦出疫病,所以又赶紧着制作一些防瘟疫的葯散,准备紧急投到遭受水患影响的地区。
不过,这些葯却是免费赠人,并不打算收钱。葯堂的名字因为张华轩对江南名号的欣赏,仍然与历史上相同,仍然叫胡庆余堂,不过天下人谁都知道,胡雪岩不过是大掌柜,股东店主当然是张华轩本人,所以这博名之举每年都行,每年胡庆余堂都会有相关的预算制成大量的丸散葯材,免费发给贫苦无力医病的人家,这样的善行最易得到回报,所以张华轩这几年名声大振,官场中是因为给了不少官员的好处,在淮安等地是在财政上的牺牲与淮军等相关产业的优惠影响,再加上土改减息的事,使得本地不少百姓为他烧香立长生牌位,而在外地,这几年张华轩名声大涨,却是因为胡庆余堂。
最简单的做法,当然是给葯丸的包装上打上标签,胡雪岩虽然聪明,不过也不可能有如此超前的意识,不过经张华轩一提点,此人却是举一反三,在“真不二价,胡庆余堂制”的小标签之下。赫然又有店东张华轩谨赠的字样。这些葯材虽是赠人,所费材料仍然是真材实料,花费不小,既然是要博名,当然是要做到最好,今秋这赠葯一举,足可又使张华轩名扬黄河两岸。
正检视着材料丸剂,外头却是一片喧哗,胡雪岩将脸一沉。大是不满。
他现在不过三十出头,论起城府涵养当然不如后来,不过就是中年之后,此人的脾气仍然是失之强横暴燥,不然。也不会有千万两白银用身家性命博生丝涨价之举,事败,半生事业付诸流水。
在胡庆余堂内,此人地威望当然最高,一看大掌柜沉了脸,几个伙计立刻奔出门去处理,不过须臾之后,外头声响却越发大了起来。
胡雪岩终究忍耐不住。当下板着脸盛怒出门,这些新制葯材要密封好,所以虽然初秋尚热,还是挂了两重厚厚地门帘。等胡雪岩掀开门帘出去,却是吃了一惊。
胡庆余堂看起来是三进的院子,其实因为是江北第一大葯堂的配葯与出货基地,所以房屋极其轩敞高大,看起来不起眼的院子。比普通的宅院要大上一倍有余。而近似四合院的规制,也使得院子的中央显的极其开阔。而在此时此刻。原本宽阔的庭院中却是站满了葯店地伙计,被伙计们围在庭院当中的,却是几个淮军的士兵,而那几个士兵却是又围住一个堂里的伙计,因为挡的严重,一时半会地还看不清楚是谁。
让胡雪岩吃惊的到不是这样的场面,而是那几个淮军士兵肩头的一个圆型的臂章,深灰色的臂章并不稀奇,基本上每个淮军士兵都有,不仅是臂章,胸前也有章,标记着人的姓名与具体的番号,而在臂章上,则用简单地标记来说明对方是什么样的军衔,从属于哪支部队,是炮兵,还是步兵,其余的辎重兵与工兵,也各有标志。而眼前这几人淮军士兵,却是用一把盾牌来做标记,至于军衔倒是很低,只是一个上士带着几个普通的士兵,让胡雪岩大吃一惊地,当然是那个盾牌标记,因为它代表着淮军现在最让人闻风色变的组织:内卫营。
自从张华轩有意要在淮军内搞一个情报与特务组织后,在身边的人才中千挑万选,终于选中了行事谨慎小心的张五常来做这个情报组织的首脑,还是在咸丰二年时就已经组建地情报组织,在三年之后,在北京官场有军机章京这样地眼线,在南方也收买了不少中级官员,甚至在银弹攻势下,连太平军内也有不少级别不低的将领落马下水,这算是对外情报地成功,并不为人所知。这支特种情报部队最大的成就,就是在最近这段时间内,在淮安海州宿州等地搞的肃反工作,改名内卫营后,这支部队对内整肃的动作之大,手段之狠当真是令人咋舌不已。短短一个多月,已经有三万多人倒在了内卫营的屠刀之下,虽然多半是反攻倒算的士绅阶层及其亲友,还有那些异已份子和其家族,不过在当时这个时代,杀得人多,却怎不教人害怕?内卫营的人数当然不如表面上编制里的三百来人,而就是这些肩带内卫臂章的淮军军人,使得整个淮安附近的近千万人胆战心惊,害怕不已,说可以小儿夜啼当然是夸张,不过现在乡间吓唬小孩或是彼此开玩笑的话,当真会说是内卫来了…
不过在胡庆余堂内,虽然都是人人面露紧张之色,却还是没有人退缩,胡庆余堂就是张府的产业,除了胡雪岩被张华轩信任委以大掌柜外,堂里还有几个掌柜老人原本就是在张府的产业里效力,此时挡着内卫营的几个人不肯让步,如果换了别的地方,肯定没有人会有这种胆识。
要知道内卫现在杀红了眼,而且张华轩放权于下,除了淮军和一些重要部门不能动外,内卫是有直接的杀人权的,如果是换了平常地方,怕是现在围着的所有人,都会被捆了去直接杀掉,根本就不会有人去管。
等胡雪岩出来,葯堂里的诸多掌柜和伙计自发让开一条通道,由着胡雪岩上前,那几个内卫营的淮军看到胡雪岩过来,内卫营原本就是专门负责内部调查的责任,对淮安附近重要的人物都记录在案,这几人自然也认得胡雪岩,一见他来,带头的军士便行了一个军礼,然后道:“胡掌柜,这个人被人供了出来,曾经辱骂过咱们淮军胡乱杀人,大帅也是屠夫一个,所以,咱们要把他带回去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