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想什么!”
“凌家大哥之前不就是秀才来的么?可厉害的很呢!现在能写出诗来,以后肯定能中状元!”
“嘘,别说这个。”
……
《农家》
这首诗的字数并不算多,但是却算得上朗朗上口,里面的内容也是通俗易懂。
食堂里的人倒不是些愚笨的人,不用林柔教,便自己把这首诗句给背诵了下来。
生活一旦好起来。
就会出现各种乱七八糟的毛病。
以前吃不饱倒是没展现出来。
现在都吃得饱了,就展现出来了。
最严重,当属挑食了。
大人们心里知道吃不饱的滋味,所以自然不会挑食,但是孩子不一样。
他们天性如此,就是乐意挑食。
很多妇人也是对这个现象痛心疾首,现在有了凌月明的这首诗,她们可开心死了。
学明白了这诗句之后,便直接带回家去,拿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浪费粮食,要好好吃饭。
不然以后就会成为那种,以为稻谷会自己长出来的时人。
时间过的很快。
诗句传播的速度也很快。
仅仅三天,这首诗,便从石湖村还有石水村给传了出去,整个龙恩,都直接知道了这首诗。
住在龙恩的孩子们学的也很快,直接就把这首诗给改成了更加朗朗上口的童谣。
大青文风盛行。
当然,也不只是朝廷文风盛行。
其余的地主豪绅,也跟着潮流走,对这些东西也很感兴趣。
还会时不时的拿出点银子来,资助文会。
自主文会,除了让别人觉得自己有文骨外,还能讨好地方的官员。
何乐而不为呢?
此时此刻。
龙恩县最气派的饭店中,正有一场诗词大会举行着。
发起的人,是当今龙恩最大的盐商,孙五行。
而其中的主角呢,则是来自太平郡,姓罗的官员。
罗老爷是整个太平郡城。
盐铁行业的负责人。
手里钱多是,而孙五行也自然而然的把他当成了自己的摇钱树。
为了能从这个罗官员的身上摇更多的银子下来。
孙五行可是做了不少的功夫呢。
先是从太平郡找来不少的所谓才子,又是给了不少的银子给他们当作是润笔费。
让他们能够尽量做出好诗来,讨好这个罗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