赈灾,杨朱棣的美名。
那么赈灾必然是用燕王府的人。
现在燕王府也没别的人了。
于是赈灾的任务,燕王妃便安排给了李逍的头上。
再者说,任务安排给李逍,也不会有中饱私囊的情况。
李逍穿盔带甲,领着燕军一卫从粮仓取了粮食,浩浩荡荡的护送粮食来到了宛平县城。
“我的天,竟然有这么多灾民么。”
李逍站在宛平县城墙之上,放眼望去,城墙之下已经聚集了数千灾民,远方还有密密麻麻的人群往这边涌来。
这是李逍第一次,亲眼见证逃荒的场面,很是震撼。不是迫不得已,谁愿意背井离乡,离开扎根的家园,踏上逃荒的道路。
他回想自己的来到这个世界的经历,优渥的生活差点让他忘记自己还身处古代。
那些逃荒的百姓们,原本还推着大车小车,拉着全部家当,想要到达目的地换口粮食。
可到了这里,那些东西早就扔了,只剩下孑然一身,穿着破衣徒步前进。
拉车的牲口也早就饿死在路上,分而食之。
他们已经走了数城,却没有一城愿意打开城门放这些灾民进去,因此他们便朝着北平逃来,听说北平前段时间各地都有粮食运来。
队伍中,一名年迈的老者跌跌撞撞地前行,他顶着白发,手扶着拐杖,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裹,步履阑珊。
这份包裹里装着一家人仅剩的粮食和财物,老人紧紧地抱着它,生怕在途中将它丢失。
年轻的母亲紧紧地抱着瘦弱的孩子,脸上早已失去了血色。
孩子一边哭泣,一边用她的小手抹去母亲脸上的泪水。母亲则用微弱的声音哄着孩子
这一幕幕,看着令人揪心不已。
李逍能看出来,这些人已经差不多极限了,若是北平若是放着不管,大部分都会饿死。
“逍郎,开仓放粮吧。”
朱凝云看着眼前无数灾民,心情十分沉重,她眼眶微微泛红,看向李逍轻声说道。
“嗯。”
李逍点点头,挥手:“开仓,放粮!”
南京城,皇宫。
今天是大明太子朱标入棺的日子。
太子朱标的陵墓正加快建设当中,不日便可入陵。
朱元璋将陵墓定在明孝陵的东面,一座“帝陵”,为明东陵。
同时,朱元璋还将祭祀标准定到了最高。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在封建时代,祭祀是与军事并列的头等大事。
对于这个最爱的儿子,朱元璋也给朱标定下了最高级的祭祀规格。
定下每年“九大祭,一素祭”这个规格。
高过朱元璋自己的“三大祭、五素祭”,高过后来明朝所有的皇帝,可以见得朱元璋对朱标的喜爱。
此时,朱元璋坐在殿前,这些日子他已经将眼泪给流干了,眼窝显得格外深陷。
各地的藩王都回了京,待众人见朱标最后一面后就将入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