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果然听到孟家传来五娘子的一阵爽朗大笑,间或夹杂几个仆从的说笑声。想必五娘子又在一众丫头、仆从面前奉承孟娘子。
&esp;&esp;☆、腐乳
&esp;&esp;莲蓬是早上趁着日出前摘下的,看着水灵灵、嫩嘟嘟的。
&esp;&esp;宝珠剥开莲衣,挑出莲子米,盛到一只白瓷葵口碗里。
&esp;&esp;李绮节连忙直摇头:“我不爱吃生莲蓬,中午炒一盘莲子添菜,加些油盐,先炒后焖,出锅前再撒一把细糖。”
&esp;&esp;宝珠诶了一声,把剥好的莲子收到灶房里放着。又拿了把小剪子,走出来剥菱角米给李绮节和李子恒吃。
&esp;&esp;菱角皮脆肉美,滋味清甜。
&esp;&esp;李子恒一屁|股坐在院中那块用来磨刀的大青石上,一边往嘴里塞菱角米,一边赞叹:“还是一早晨刚捞的菱角好吃,东大街花相公家的杂货店卖的菱米,都是隔夜的,吃起来有股子涩味。”
&esp;&esp;李绮节也给宝珠和进宝姐弟俩抓了一把菱角米。
&esp;&esp;进宝吃了几个,接口道:“嫩菱角也没甚吃头,还是老的菱角好吃,晒干之后,拿来炖肉、熬汤、煮粥,都使得,滋味也好。”
&esp;&esp;宝珠笑话弟弟:“只要是肉炖的菜,你都爱吃。”
&esp;&esp;几人吃了一地的菱角壳,只留了一大盘,泡在凉水里,等李乙中午回来吃。
&esp;&esp;宝珠拿来笤帚和竹片簸箕,正弯腰扫地,就听到李乙在外边拍门。
&esp;&esp;李绮节立即从藤椅上跳起,走去开门。
&esp;&esp;李乙头戴纱帽,脚踏布鞋,身上穿着一袭铁灰色棉袍,胳膊下夹了一个布团,手里提着一包点心,见来开门的是自家宝贝疙瘩,当即面露笑容,喜道:“三娘已能下地走动了?早上吃了几碗饭?”
&esp;&esp;宝珠答道:“官人宽心,三娘早晨吃了两碗鸭花汤饼,灌浆馒头也一并吃完了。”
&esp;&esp;李乙摸了摸李绮节乌黑油亮的发辫,点头道:“胃口好,病才能好全。”
&esp;&esp;说着举起手上的油纸包,“这是花相公家的滴酥鲍螺,他家娘子亲自拣的,比别处滋味好些,你拿去和大郎一处吃罢。”
&esp;&esp;在李绮节眼里,这大明朝市井人家时下最为风行的滴酥鲍螺,不过是奶油加蜂蜜、蔗糖罢了,粗陋得很,何况她不大爱吃甜食。
&esp;&esp;不过看李乙一脸慈爱,李绮节还是作出一副欣喜模样,接了油纸包,拿去和李子恒一起分着吃。
&esp;&esp;油纸包里头拢共只装了十二枚鲍螺。
&esp;&esp;李子恒才十四岁的年纪,就已经高出老爹李乙好几个头了,不过别看他生得五大三粗,一脸凶相,其实私底下格外喜欢吃甜点。
&esp;&esp;他的糖果匣子里,永远都装着满满当当的糖糕点心。
&esp;&esp;李绮节见李子恒喜欢,只吃了两枚,剩下十枚滴酥鲍螺,都让给她这个憨厚的大哥拿去收着了。
&esp;&esp;李绮节自问这辈子别的毛病没有,就是因着上辈子的记忆全在的缘故,这一世总有些矫情,喜欢缠着李乙,生怕这个便宜老爹和上辈子那个老爸一样,有了弟妹,转头就把她给忘了。
&esp;&esp;而李子恒作为长兄,从没和小自己三岁的李绮节争过宠,反而处处相让疼爱,惟恐李绮节受一丝委屈。
&esp;&esp;投桃报李,李绮节自然也愿意对自家哥哥好些。
&esp;&esp;李乙回房梳洗一番,换了木屐,脱下棉袍,另穿了一件家常的藕丝色素罗道袍,走下楼来吃饭。
&esp;&esp;进宝从灶间端来饭食,一家几口便围坐在庭间用饭。
&esp;&esp;李乙一边吃着饭,一边和兄妹俩说些外边的市井传闻。
&esp;&esp;进宝和宝珠从前照顾李子恒和李绮节的吃喝拉撒,吃饭时也守在一旁,防着他俩摔了碗碟。这么多年姐弟俩都是同李家家人一桌吃饭,已成了惯例,李乙也从没叫他们分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