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烈:“孔仆射,伱确定你方才所请谏的乃是正论?”
孔白:“老夫自然确定!”
“很好!”
尹烈整理了一下思绪,道:“昔年,墨子初学于儒门,却不满于孔子敬鬼神而远之,却又重乎祭祀之礼的矛盾态度!”
“于是,墨子退出儒家后,开创墨家并提出了两个观点:天志,明鬼!”
“天志的核心理念是天欲义而恶不义,也就是上苍推崇大义之人,厌恶不义之事。”
“是以: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
“而明鬼则是天志的理念延伸,墨子期望能够用冥冥之中的鬼神,去给人们提供信仰支撑。”
“遂又有了天欲、天德和天贼的概念……”
……
尹烈身为穿越者,他认为无论是后世儒家的天人感应学说。
亦或者是当下的孔白借天命请谏古之典籍诸事,尽皆起源于墨家的理念!
孔夫子最初是不推崇鬼神之说的。
那么为何又要重祭祀呢?
自然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孔夫子的学说奠基概念是:礼。
谈到礼,就绕不过祭祀。
这也就导致了春秋儒家在天地鬼神之事上,充满了矛盾。
“天之欲,崇义又恶不义。天之德,观其事,上利乎天,中利乎鬼,下利乎人……符合天德三利,如此便可拥有圣贤之名!”
尹烈顿了顿,接着道:“反之则是三不利,当为天贼,必会遭受鬼神之严惩!”
“综上,墨子以天志、明鬼为奠基,开始抨击儒以天为不明,以鬼为不神,天鬼不说,此足以丧天下!”
“在墨子看来,儒家之人不信苍天,不畏鬼神,在行为上就会无所顾忌,这必会导致【丧天下】!”
“而墨家之人坚信头顶三尺有神灵,在做了错事和坏事的时候,就会由心底生出内疚和忏悔!”
“是以:墨家上尊天,中事鬼神,下爱人!”
……
尹烈铺垫完毕。
其实儒家现在已经提出了天地君亲师的概念!
但……
这个概念却是亚圣荀夫子提升来的。
然而荀况却被曲阜孔氏称为儒之异端!
所以孔白对于天地君亲师的理念不可能认可,也不可能采用……
儒家的各个分支流派。
早已互相越走越远!
“众所周知,现今的墨家四分五裂,墨工为大秦所用,墨侠为帝国叛逆,至于依旧在传播墨家学说的齐墨,则已经沦为天下笑谈!”
尹烈饶有兴致的道:“孔仆射,你身为曲阜孔氏的当代家主,孔夫子的嫡系血脉传承者,现在却张口天地神明,闭口神明天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