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尹烈……在地方上可以做到绝对的见官大三级!
“哦?内阁大学士的官职品级,仅仅只是对标宫廷长史么?”
“右相,你误会了。”
原本老王在琅琊公议之时,对尹烈虽然不喜,但总体上还是相当欣赏的。
尹烈想要的……
却已经有了宰相之实。
刘秀的事迹也是相当炸裂的存在。
尹烈现在前往地方上,那些郡守级别的封疆大吏,对他同样也得客客气气,甚至于恭恭敬敬。
谁离皇帝最近,谁才是真正的实权派。
官制改革,就必然会触动现有的政治利益分配现状。
……
真就是让大秦的官僚制度更加完善,以及让嬴政能够轻松一些,不要太过于辛苦。
尹烈想了想,道:“我所提议的内阁制度,只有各自对应的议政权和谏言权,并无决策拍板权。”
明太祖朱元璋开创内阁制度,便是发现了丞相的权力太大,对于皇权始终是个掣肘。
百官诸公的看法都十分一致。
第一:嬴政遭遇过昌平君的背叛,使得他意识到了帝国相邦如果不可靠,对国家堪称是毁灭性的影响。
王绾的心里其实是想骂尹烈与长信侯嫪毐无异的。
“如果陛下觉得内阁给出的意见不好,则可以打回去让内阁大学士们重新商讨拟定。”
“呵呵,好一个内阁辅政!”
“并且我之前提议的密折制度也即将实施,以后九州三十六郡,每日都会有密折由专属的秦直道,直入京师,直达章台!”
“综上,比如现在的某郡县上,在迁徙中原士卿方面遇到新的国策贯彻问题,则应该把具体事项上报入京,再呈递给右相和内阁。”
帝王权术不可谓不高明。
而内阁制度的提出。
因此。
“呵呵!怪不得方才陛下要给秦御丞兜底,这要是没有刚刚陛下那番话,恐怕左相和右相得联合起来,一起把秦御丞咬到死为止!”
明朝的内阁尽管起点很低,可到了首辅张居正那一朝……
李斯则是真正能够办实事,出死力的代表。
……
“谢陛下。”
他唯一一颗系统奖励的延寿丹,给了闵越太子服用……
大殿正中。
尹烈把内阁大学士对标宫廷长史,立马使得右相王绾的抵制之心消退了些许。
王位之上。
尹烈想要的,依旧是从根本上改变问题。
王绾的这个指控……
而尹烈身为穿越者,他以未来看先秦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