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买宋LDM-i十大忠告 > 第二百五十三章 科举考试之武举二(第1页)

第二百五十三章 科举考试之武举二(第1页)

当然,这位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位武状元张三甲之所以如此厉害,也跟其家传有关,因为他出生于一个武林世家,很是奇特,就跟小说一样。

这里可以给大家简单的说一下,他的祖父名叫张增,当年外出打短工,曾经偶遇一武林高手,于是两人一见如故,便结为昆仲,怎么样,是不是很像某些武侠小说里的情节?

于是张增就跟他学得几路拳术,回家后在农闲时练拳习武,逐渐名震四方,后来又办起了武术馆,张三甲的父亲张耀田等都是习武场上的佼佼者。

张三甲也因此自幼酷爱武术,八岁时就已学会不少武术招数。

张三甲十四五岁已长成彪形大汉,有一次见邻家门前有两个数百斤重的石狮子,大叫一声猛力将石狮子举过头顶,玩耍一阵放回原地,面不改色,气不发喘。

围观者无不惊骇,称之为“神力“,一时名传乡里。

他的杨师傅也不仅夸赞道:“吾弟子盈门,唯有三甲罕见也。”还称赞三甲“弓、箭、刀、石色色冠群”。

后来,张三甲又遇恩师杜同春,深得其教诲。

光绪丁酉年(1897年),张三甲参加直隶大名府乡试,中榜第三十一名,成为武举人。

到了光绪戊戌年(1898年)九月十八日戊辰,慈禧太后懿旨命武科举恢复旧制。

张三甲又和胞弟冠甲等人由其岳父杨公资助,进京参加武会试。

参加会试的武举人大都是豪门富户,还得拜朝中有名望的人为师,像是前文说过了,于是三甲拜了六王(即恭亲王)为师。

在会试中,凭借着良好的家传,以及多年的勤学苦练,张三甲是大放异彩,弓、箭、刀、石样样成绩名列榜首,中第一名会元。

殿试时,十月初三阅看马步箭,初四阅看弓刀石。

张三甲一进考场,只见他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手提一柄一百八十斤重的大刀,威风凛凛。

他摆定架式挥起大刀,前后左右寒光闪闪,只见刀光,不见人影,如蛟龙潜水,似鲲鹏展翅,令人目不暇接,望而生畏。

突然“哨啷“一声大刀落地,全场顿时愕然。这次“大刀落地“本是三甲在拉弓射箭时,右手大拇指上戴的骨扳指忘记摘掉,影响舞刀,造成一时失手。

但他处变不惊,只见他一边用牙咬掉右手大拇指上拉弓时忘摘的骨扳指,一边用右脚猛力一搓,脚尖一挑,大刀顺势飞起正落手中,接着连耍数招,亮出一幅敬德钓鱼的架式。

精彩的绝技,全场掌声雷动,监考官喜出望外。

于是,张三甲以一甲第一名夺魁,钦点状元及第,钦命御前头等侍卫。

张三甲得中后,暗向六王请求同意,便匆忙回乡省亲。

到了直隶大名府城,天黑住店,随从未经状元爷允许,便挂出了红灯,上有“状元及第“的字样。

消息很快传到了大名府,府官大礼相迎,开州州官来大名迎接。

张三甲回乡后,登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大名府送来皇帝钦赐的“御前侍卫“滚龙金匾,开州知府送来“状元及第“金匾,父老乡亲送来了“会元“金匾。

只可惜后来张三甲天天忙于应酬,迎来送往,回乡十几天便患了重病,卧床不起,多方诊治无效而死,享年22岁。

算的上是令人唏嘘不已,不然不知道他这样一位武状元,到了后面的乱世,又有怎样的精彩表现。

其实需要说明,通过考核武艺以选取武学人才,早在我国的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至于构建武学学校,专门培养军事人才,则肇始于唐,兴盛于宋。

大家都知道,唐承隋制,开科取士,到了武则天朝,又增设武科,选取武学人才。

彼时的武举考核主要是以战斗中的各种技能,以及体能素质为主要项目,仅试武艺,不试策论。

到了宋代才创立了比较完备的武学体制,并开始将武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开始呈现出体系化、成熟化的特点。

当时武举考试的原则是:以策定去留,以弓马定高下。

后来因为元朝统治者不愿意看到汉人习武,所以终元一代,没有举行武举。

到了更后面的明王朝建立的前一年,即吴元年(1367年),明太祖朱元璋就颁布了文、武两科取士的诏令,广求天下能人贤士。

洪武三年八月,文举乡试如期开科,第二年会试。

会试三场过后,第十天面试,朱元璋亲自观其骑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