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的悲剧,引发黛玉的震动
鸳鸯自尽的消息传来,整个贾府为之震动,尤其是那些与她关系亲近的下人们,无不为其一腔孤勇扼腕叹息。然而,这场意外的影响远超表面。鸳鸯的绝望举动似乎击中了黛玉心中某根隐藏已久的弦,她一整日都显得恍惚,晚饭后更是早早回了自己的房间。
夜深人静,紫鹃端着一盏茶轻声推门而入,看到黛玉倚靠在窗边,面色苍白,双眼无神地望着窗外的繁星点点。那纤细的身影在烛光映衬下显得愈发孱弱,仿佛一阵风便能吹散。
“姑娘,夜深露重,别着凉了。”紫鹃轻声劝道,将一件披风轻轻搭在她肩上。
黛玉却没有回应,过了许久才低低开口:“紫鹃,你说鸳鸯姐姐是怎么下定决心的?”
紫鹃一愣,随即说道:“姑娘莫要多想。鸳鸯姐姐是为了忠于老祖宗,才如此决绝。您身体不好,可千万别胡思乱想。”
黛玉轻笑了一声,笑意却不达眼底:“忠心又如何?最后不过是自己一抹血痕,留给人间一个冷冷的笑话罢了。”
紫鹃听到这话,心中一颤。她最怕的,便是黛玉因鸳鸯的事生出不好的念头。忙跪在地上道:“姑娘,您别胡说啊!您是受过老祖宗疼爱的,也是琏二奶奶、宝二爷心尖上的人。您可千万不要学鸳鸯姐姐那样!”
黛玉低头看着紫鹃,眼神中既有一丝怜惜,又带着某种莫测的幽深:“紫鹃,你以为我会像她那般吗?”
紫鹃急切地说:“不会!当然不会!姑娘生来是福人,自有好命在后头。”
黛玉低声一叹:“好命……也许吧。”
宝玉察觉,试图开解
次日清晨,宝玉特意到潇湘馆探望黛玉。一踏入房门,他便感到屋内气氛与平日不同。黛玉虽坐在榻上看书,却显得精神恹恹,眉宇间笼罩着一层愁云。
“林妹妹,昨晚可是没睡好?”宝玉关切地问道,随手拿起桌上的一盏温茶递过去。
黛玉抬眼看了他一眼,淡淡说道:“没事,只是听了鸳鸯姐姐的事,一时心中不快罢了。”
宝玉放下茶盏,凑到她身边坐下:“鸳鸯姐姐的事,我也难受。可林妹妹,你与她不一样。她为老祖宗尽忠,不惜玉碎,固然可敬,但你是我们大家的命根子,若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叫我如何活下去?”
黛玉闻言轻轻一笑,却不接话。她低头翻了一页书,目光却没有聚焦,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宝玉见她不语,更觉心急,试探着问道:“林妹妹,若有什么心事,不妨与我说。你我之间,难道还要藏着掖着不成?”
黛玉终于抬头,眼神中透着一丝疲惫:“我能有什么心事?不过是闲来多愁罢了。”
宝玉听出她话中的敷衍,心里越发不是滋味。他叹了口气,语带哀求:“林妹妹,你若总是这样,真是叫我担心。”
黛玉却淡然一笑:“人生在世,哪有一帆风顺的?各有天命,你又何必为我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