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袁育才和周文昌忙着消灭证据,掩盖证据的时候,灵山卫东边,一座靠海的百户所外面来了两个人,他们远远的打量着这个破败的百户所,还有里面忙碌的军户。
这两个人,一个叫叶思文,一个叫石金峰,他们穿着破衣烂衫,戴着一顶破斗笠,很像是外出逃难的人,要多落魄有多落魄,若是现在让一个熟悉他们看见他们,一定认不得。
这正是叶思文需要的效果,他为了把袁育才整垮,算是下了血本了,孩子还没有满月,便亲自化装侦查,深入灵山卫的军户之中,收集袁育才的种种罪状。
其实这种事情,叶思文完全交给李晓得麾下的“暗影”去做,凭“暗影”的能力,收集袁育才的犯罪证据,就是小菜一碟,不值一哂。
可是叶思文要对付的,不仅仅是袁育才这个蠢材,他要对付的是大明几百年形成的一项政策,只有把这个制度取消了,叶思文主持的山东新政才有可能会成功。
叶思文和石金峰观察这个百户所,已经观察了两天,这家百户所叫丁家嘴百户所,虽然叫百户所,其实和普通的村庄也没有什么不同,里面的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普通的老百姓根本没有区别。
大明现在的军制,仍然是太祖朱元璋制定的军户卫所屯田制度,以百户所为基本单位,一个百户所里,满员一百二十名军户,设百户一人,总旗两人,小旗十人,百户所里面的军户,农忙的时候种地,空闲的时候操练,打仗的时候就上阵杀敌,可谓生产打仗两不误。
百户所有自己的土地,军户们平时种种地赚取一部分收入,再加上朝廷的各种补贴,看起来,军户过活起来,还是很惬意、很滋润的,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现在的大明军户,一个个都过得苦哈哈的,时不时的还出现几个逃兵。
对于这种情况,朝廷只能用“卫所制度糜烂”来解释。
大明朝廷里,那些居庙堂之高的大官老爷都知道大明卫所制度糜烂,可是没有人知道,卫所制度哪里糜烂?为什么糜烂?从什么地方开始糜烂?这些都是朝廷应该了解,却没有人去了解的东西。
叶思文,大明侯爷,山东巡抚,在今天,终于放下身段,深入军户之中,去了解卫所制度糜烂的源头。
叶思文抬了抬他头上的破斗笠,道:“老石,我们就从这里开始吧!走。”
叶思文带着石金峰,大摇大摆的走进了丁家嘴百户所,让叶思文没想到的是,这里好歹算是一个军事堡垒,他和石金峰进来的时候,居然没有一个人出来阻拦,就任由他们进入,屁都没有人放一个。
“这就是大明的军队啊!”叶思文无奈的摇了摇头,他终于找到明朝为何会在历史上消失的原因了。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第三十六章 、军户的悲哀
?叶思文信步走在丁家嘴百户所里,说是百户所,其实比平民窟也好不了多少,除了村尾有一座土木结构的瓦房,其余的房子都是草木结构的草房,草房也就算了,让人郁闷的是,这些草房还歪歪斜斜的,一副摇摇欲坠的样子。《》
百户所里乱糟糟的,大路上到处都是各种垃圾,家禽家畜到处乱跑,一股臭味扑面而,一群满身是泥的小孩在百户所里跑着,闹着。
这哪里是什么百户所?简直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村庄,而且还是那种比较穷的小村庄。
当小孩子们看见叶思文和石金峰两人,都不疯跑疯玩了,纷纷跟在他们后面,好奇的看着这两个外乡人。
叶思文拉住一个年纪比较大,看来是孩子头的小孩子,一脸和熙的问道:“小伙子,你们家大人呢?”
“他们出去了,你是什么人?”小孩子老实的回答了叶思文的问题,又反问了叶思文一个问题。
“呵呵!”叶思文笑了笑,道:“我是外乡来的,找你们家大人有点事情,你知不知道他们到什么地方去了啊?”
“我知道,但是我为什么要告诉你?”小孩子眨着眼睛,狡黠的问道。
“哈哈哈……”叶思文颇为欣赏的笑了笑,向石金峰要了一文钱递给小孩子,道:“来,这一文钱你拿着,就当是我给你买消息的钱,你现在可以告诉我你家大人去哪里了吧?”
小孩子仔细的看了看铜板,确认是真的之后,点点头,道:“千户大人家的麦子该收了了,我爹带他们去给千户大人扛活去了。”
“什么?扛活?”小孩子的一句话把叶思文雷得不轻,历来都只听说佃户给地主扛活,还从来没听说过当兵的给长官扛活呢。
小孩子点点头,道:“对啊!就是去扛活啊!”
叶思文不解的问:“你爹为什么要带人去给千户大人扛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