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这些年给罗母喂饭喂水、洗衣擦身、端屎端尿的人可都是自己!罗江的要求还格外的高,每天回来都得去罗母屋子里转一圈,见罗母干干净净,精神也好才能放心。
想起这些白氏就一把辛酸泪,伺候个下不了床的病人,她容易吗!罗母能恢复成这样,全是自己的功劳。
眼看着罗母现在已经能走了,钱氏想来摘桃子,门都没有。
罗母心绪复杂地看了罗大山和钱氏一眼,这些年她也看明白了,真正孝顺的只有大江。
从前她跟着大房一家过活,也是没少为大房付出的,结果生了病就被钱氏硬推给大江,她每每想起也很是寒心。
现在看大江家有了钱,这钱氏又想靠上来了。所以罗母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就让白氏扶自己回屋了。
罗大山两口子尴尬地站在原地,不知道说什么好。
罗江开口道:“大哥大嫂想要继续跟在娘身边伺候她也不是不行,只是娘每个月光吃药补身体就要花3两银子,大哥还是先跟我平分了药钱,再说尽孝的事吧。”
钱氏一听,3两银子?这是每天吃的什么山珍海味,他们哪里出得起这个钱,她直接拉着罗大山要回去,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娘,等你收拾好了我们再来看你。”
罗江没再管他们,而是拿出了50两银子,看着跟过来的村长说道:“村长,我这几年在外面侥幸挣得了一点银钱,当然跟富裕人家比还是差远了,这50两就当我为村里的族学尽的一点心意。”
村长很是欣慰,拍着罗江的肩膀道:“大江啊,我替族里谢谢你,你是个好的,你娘有你这个儿子,是她的福气。”
很快村里人都知道了,罗江给族里捐了银钱的事。他们看大妞几人穿着谈吐都变了很多,深刻地意识到罗江家是跟从前不同了。
几个好事儿的妇人逮着机会对白氏道:“大柱娘,你在县里是不是过得穿金戴银、山珍海味的日子?”
“看你身边还有个婆子跟着,你平日里是不是像大户人家的夫人一样,什么都不用做,等着人伺候就行了?”
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个个都在羡慕白氏的“好日子”。
白氏僵硬地笑笑,她能说自己压根就没有过什么穿金戴银吗,至于吃的,每天倒是有十几样,吃得还不错,可那都是自己辛辛苦苦准备的,光做饭就要花两个时辰。
还什么都不用做,等着人伺候,她每天伺候罗母还不算,还得伺候一大家子。别人都以为她过的是富裕人家夫人的日子,谁知道她其实就是个老妈子。
就连她自己亲娘都不信,前些日子她娘还来问她借钱,可她根本就拿不出钱,还被她娘数落了一顿,说她富裕了就连娘家都不要了。
她是有苦说不出啊。罗大江这个混球整日想着要娶小,她还能怎么办,不咬牙坚持下去,还能和离回娘家吗?娘家也容不下她呀,再嫁又能嫁什么好的。
她如今也只能指望大柱以后出息了,替她出口气,让她能过上真正的好日子。
在村里过完年之后,罗江一家就回到了县里。
在他们启程去府城之前,罗江还在家里宴请了一些在县里关系要好的人,其中就包括知味楼的刘掌柜一家,罗江在知味楼这些年,刘掌柜一直对他挺照顾。
叙完了别情,酒足饭饱之后,刘掌柜一家就告辞了。回去的路上,刘掌柜对媳妇说道:“想当年罗小子刚来时还在酒楼当跑堂,如今都要到府城去了,依着二少爷对他的看中,怕是前途不可限量呀。”
“对了,罗小子的媳妇你看着怎么样?”
刘掌柜的媳妇想了想回道:“罗娘子厨艺不错,今晚的宴席据说都是她一个人操办的,就是脑子不太好。”
“怎么个不太好法?”刘掌柜奇怪地问道。
“她一直跟我说什么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让我们像隔壁家的闺女一样,早点把侄女嫁出去。”
“你说奇不奇怪,先不说咱们隔壁家一溜的小子,根本就没有闺女,就是你们家这一辈,你是独子,哪儿来的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