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就教给他唱,不久,侯君集也唱道:“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唱完后,侯君集说道:“不错,这个调调挺带劲儿的。”
大将军府。
大将军李靖在家中对爱妻红拂女说道:“这个梁王殿下实在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年过50,却仍然如少女般漂亮的红拂女说道:“难怪侯君集会急着把女儿嫁给他呢,可惜了,咱们的孩子中没有和梁王殿下年岁相当的。”
长安城通往银州的官道上。
“谁在念叨我?”马车中的李打了一个喷嚏。
采纱关切地问道:“王爷,您感冒了吗?”
“没事,好像是有人想我了。”李说道。
采纱笑道:“王爷,我看您是想乌云可汗了吧。”
李听了采砂的话,眼前闪现出契乌云俏丽的脸庞。还别说,他真是有点想乌云了。
那绝美的俏脸、白皙的脖颈、迷人的体香,真是令人沉醉啊。李默不作声地想着契乌云,一时有些发呆。
采纱很懂事,知道这时不能打搅他,就默默地陪着他。这时,马车颠簸了一下,打断了李的思路。他看到眼前的采纱,忽然发现她长得还真是不错。大概是熟悉无风景的缘故,他没怎么关注她罢了。
李说道:“采纱,你今年14岁了,快15岁了吧。”
采纱说道:“我不知道,大概是吧。”她从小被卖到了梁王府上,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自己是哪里人,一概不知。说到这里,她不禁有些伤感。
李想到,和采纱一起的几个侍女,已经有人嫁出去了,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自己总不能让她当一辈子侍女吧?于是,他问道:“采纱,你也不小了,不能总是伺候我了,你要是愿意,我给你找一会好人家,让长史刘凡收你为义女,风风光光地把你嫁出去。”
他想效仿田甄的样子,给采纱找个五、六品官员嫁了,也算是对她有个交代。
“王爷,不要。”采纱忽然跪在地上,哭了起来。
李看到她这个样子,一阵心疼,说道:“快起来,你这是干什么?”说着,伸手去拉她。
采纱把手往后放,不让他拉。说道:“奴婢不想嫁出去,就想着伺候王爷一辈子,奴婢不要名分,什么也不要。您不要赶奴婢走,留下奴婢吧。呜呜”她哭得很伤心,眼泪哗哗的。
李忽然觉得,自己还真是离不开这个机灵又懂事的女孩,换一个人来伺候,的确是不习惯。于是,他说道:“好了,你既然愿意,就留在我身边吧。什么时候想嫁人了,再跟我说。”
采纱仍然不起来,她说道:“不要,奴婢永远不嫁出去。”
李笑道:“行了,不嫁就不嫁吧,你就留在我身边吧。”
采纱说道:“不许反悔。”
李笑道:“本王说话算数。”
采纱破涕为笑,不一会儿就恢复了正常。
这天,车队来到了延州(延安)。
李下令,要在这里停留两天,他打算去拜谒一下黄帝陵,顺便去看看著名的黄河壶口瀑布。大唐的事情是干不完的,他不想那么拼命,路上要边行进,边旅游。
从中部县(黄陵县)往北一公里,就是黄帝陵所在的桥山了。在当地官员的陪同下,李等人来到了乔山脚下,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著名的黄帝陵古柏群。
第一百四十二章 猖獗的匪患
黄帝陵古柏群是中国最古老、覆盖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共8万余株,千年以上3万余株。“黄帝手植柏“距今五千余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和“世界柏树之冠“。
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黄帝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曾居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县轩辕丘),取名轩辕。祖籍有熊氏,乃号有熊。又因崇尚土德,而土又呈黄色,故称黄帝。黄帝以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是开创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先祖。
桥山黄帝陵相传创自汉代,当年汉武帝曾经率领18万官兵在此祭拜,唐太宗时在城北桥山西麓,不是后世现在的位置。
李世民十分重视黄帝陵的保护和修缮。专门设置了一个管理机构,由吏部的一名从八品官管理,还有一支10人的护卫部队。
还没有到下马石,李为了感受森林的气氛,提前下了马车,沿着一条石板路,在古柏群中穿行,苍劲的树干、遮天蔽日的树冠,还没有见到黄帝陵,就已经感受到了他的肃穆庄严。
前面就到了下马石了。
程处默在前面开路,已经进入了黄帝陵里面。
突然,程处默跑了出来,喊道:“加强戒备,保护王爷!”
杜荷、杨康和尉迟宝琪急忙指挥着士兵们,把李护在中间。士兵们也如临大敌,刀出鞘箭上弓,四处警戒。
李问随行的中部县令马鸣和县尉牛小录,说道:“这里的治安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