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宋词鉴赏辞典全集 > 第106部分(第1页)

第106部分(第1页)

颇有“稼轩风”。(何瑞澄)

洞仙歌

戴复古

卖花担上,菊蕊金初破。说着重阳怎虚过。看画城簇簇,酒肆歌楼,奈没个巧处,安排着我。家乡煞远哩,抵死思量,枉把眉头万千锁。一笑且开怀,小阁团栾,旋簇着、几般蔬果。把三杯两盏记时光,问有甚曲儿,好唱一个。

戴复古仕途不济,一生清苦,四处浪游,其间,免不了产生一种落拓江湖,天涯飘泊的乡愁客怨。这首《洞仙歌》正是反映他这种心境情绪的代表作。

上片描绘重阳好景,自叹飘零。“卖花担上,菊蕊金初破”,以鲜明的色彩点出金秋季节。而这黄金菊蕊不是“破”在篱边园里,却是在“卖花担上”,可见是写街市繁华热闹的景色。接着点出这正是“重阳”佳节。这样的良辰好景,怎能“虚过”?可是,“看画城簇簇,酒肆歌楼,奈没个巧处,安排着我”!到处花团锦簇,画阁雕阑,酒绿灯红,轻歌曼舞,这么偌大一个城市,却找不着一个自己安身之所。一个“奈”字,活画出作者异地飘零无可奈何的心境,饱蘸辛酸。真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开头这样先写重阳美景,且点出“怎虚过”,按常理是不应“虚过”的。这可说是扬笔。接着以一个“奈”字,笔锋一转,逆理而行,自叹无处安身,不用说,这就“自是良辰好景虚设”,只好“虚过”了。这可说是抑笔。这样先扬后抑,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以美景反衬乡愁,倍增其愁。词中不露“乡愁”二字,可深沉的乡愁自见。

下片写以酒乐之欢,强解乡愁。过片以白描手法直点乡思。“家乡煞远哩,抵死思量,枉把眉头万千锁。”“煞远”、“抵死”,以口语入词,特别亲切。下句以“枉把”承接,照应上片那“奈”字。“眉头万千锁”也解不了深沉的乡思客愁,那怎么办?接着笔锋又转,“一笑且开怀”,似乎转入欢快,实则是在无可奈何之中企图借酒浇愁吧。这“笑”与“开怀”都是饱含苦涩味的。什么“小阁团栾,旋簇着、几般(盘)蔬果”,又有什么味道呢?“把三杯两盏记时光”,只有酒入愁肠愁更愁吧!再来“问有甚曲儿,好唱一个”,这又能解得开吗?实际上,这样的“酒肆歌楼”也不是“安排着我”的“巧处”。这下片头三句点出乡愁,明是抑笔,以下几句写寻欢作乐,似是扬笔,其实是反衬,是更深乡愁的反映。

这首词写的似乎都是个人生活,个人愁绪,不涉及国家民族,其实他的个人遭遇,正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折射出社会的阴影。从另一个角度抒洩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不满,对民族命运的哀叹。这也不是只属于他个人的,而是属于那个时代中有志不能伸的一类知识分子的心情,所以是有社会性的。

从艺术手法来看,其中以乐景反衬哀愁的反衬法,以口语入词的白描手法,以及对都市佳节酒肆歌楼的生动勾勒等,都是很出色的。(何瑞澄)

绮罗香

咏春雨

史达祖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烛深夜语。

这首词题为“咏春雨”,但全篇不出现一个“雨”字,“雨”的形象却鲜明地呈现于读者面前;而且在写春雨中贯注着浓郁的怀人情思,情景交融,韵味隽永。上片从描绘春雨中写怀人,下片从写怀人中摹春雨。全篇紧扣“春雨”,中心突出;且抓住春雨特征,多侧面、多角度来开展,写景层层烘托,抒情步步深入。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本来雨中看花观柳是别有情致的,但这里花是被欺的,柳是被困的!这实际上隐藏着作者的心灵重压。这两句从感觉和视觉上绘出浓密的雨意。“千里偷催春暮”,更从空间上扩展出春雨绵绵,迷漫广阔,阻沉郁闷的意境,与词人的心情是调协的。“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冥迷”与“做冷”“将烟”照应,“尽日”与“千里”对举,“千里”写空间广,“尽日”写时间长。在这阵日阴沉的气氛里,人的心境怎样?这里明点出个“愁”字来了。这一层从大背景来总写春雨造成的氛围。下面就从物与人对春雨的反应感受来写。“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粉重”“泥润”都是春雨给的;“宿西园”“归南浦”是蝶与燕的不同反应,乃物性;一“惊”一“喜”却是赋予人情。第一层写春雨中的花和柳,这一层写春雨中的蝶和燕,从不同侧面铺叙描写了这幅斑斓多彩的春雨图。第三层写到人了。“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一个“最”字,道出心中秘奥。上两层都不过是衬托,这层才讲到点子上。词人最怕的是绵绵春雨阻碍了蜜约佳期。这正是心灵重压的由来。这真象花被欺、柳被困一样难受。上片就是这样从春雨写到怀人的。

下片开头紧承上意,“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约会不成,则向江上遥望。“沉沉”比上片的“冥迷”显出更深更浓的阴暗,这正反映着词人心情沉重。“春潮带雨晚来急”,连“官渡”也没了,还有什么希望!这层写向水上望产生之情,下一层则写向山上望触发之感。“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透过迷茫昏暗的雨暮,远山隐隐约约,就好象带泪的佳人那妩媚的眉黛。由山想到人,而且是“和泪”的,为什么?一方面固然是眼前雨暮锁群峰之实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作者想到情人也一定因约会不成而伤心流泪。以上两层,一水一山,皆遥望所见,接下一层则是近看所及。“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春雨密,春潮急,带愁的落花随着流水片片飘去。一幅多么令人触目伤心的“催春暮”的图景啊?“流水落花春去也”,时光暗流,青春偷逝,人生有几个春天!是落红带愁还是词人带愁?融在一起了,正如姜夔说的“融情景于一家,会句意于两得”。近看这一层比远望那一层情感又深化了一步。而这个“愁”字与上片的“愁”字遥相呼应,但愁绪更浓了。到结尾来个“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烛深夜语”的甜蜜回忆,把怀人愁绪推向高潮。这句大概是从“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化用过来另立新意的吧。这样结尾,把读者引入一个更深邃的意境。(何瑞澄)

双双燕

咏燕

史达祖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这首词历来被人推崇为咏物杰作,也是史梅溪的代表作。全篇以白描手法描绘春社过后燕子双双飞回旧巢戏弄春光的神态,进而以燕子的欢乐反衬闺中思妇的孤寂;并寄寓着讽喻南宋朝廷耽于逸乐不图恢复使中原父老望眼欲穿之意。

“过春社了”,点明燕子归来的时间。“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燕子揣度高楼深院,“帘幕无重数”之中,经过一个冬天,积下来的尘也冷了。为什么呢?如果这里的主人也成双成对,生活得热乎乎的话,就不至于“尘冷”了。这里从燕子的揣度暗示这里的主人是空闺独守的。这就为末尾写人作了伏笔,又为下文的“欲住”“试入”“还相”“又……商量不定”立了张本。可见开头三句是很重要的铺垫。接着是“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差池”语出《诗经》,本有成双成对之意,已暗点了题。燕子因见“尘冷”,故只是“欲住”,终于还是“试入”了。这人格化的描写把它们的心理、神情写得维肖维妙。“相并”一词,明点出“双双”来,也绘出它俩亲昵之状,以此反衬闺中人之孤独。这一笔写从巢外入巢内的过程,下一笔则写入巢后的行动。“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因“尘冷”,有今非昔比之感,故到处相望,又“商量不定”。“商量”一语,内涵丰富,既对旧巢感慨,又对未来筹划。这细腻的描写把这双燕子写得活象一对小夫妻在选择安乐窝。“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两句把燕子双双飞舞、戏弄春光的情景写得生动极了。“飘然”绘出燕子轻盈的体态与舞姿,加上“快拂”,在花梢上飞快掠过。这“快”字还有快活、无忧无虑意,也反衬了闺中人的忧伤。“红影”紧承“花梢”而来,又与“翠尾”相衬映,色彩十分鲜明。“分开”一词,用得有力而艺术。上句写轻快,下句写矫健。至此,双双燕的形象十分丰满突出。整个上片分四层,层次清楚,动静交错,描写细腻,生动传神。

过片紧承上意,继续写燕子在广阔空间嬉戏春光。“芳径”是“花梢”“红影”的续写。“芹泥雨润”是进一步开拓。燕子本爱用芹泥筑巢,但这对贪玩的燕子,却“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这与上片“飘然”二句照应,把燕子的轻盈矫健作进一步的描写。“爱”“争”“竞”等词,又以拟人法写它们简直玩得狂热了,面对“雨润”的“芹泥”也不顾修巢,当然不会记得为人捎信哪!这就为下文作了准备。真是层层铺垫,丝丝入扣。而双燕的活泼顽皮形象可谓写足了!玩够便回巢,“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归晚”是一日时光的概括,“看足”是嬉戏春光的概括。“红楼”照应“帘幕中间”,是“旧巢”所在地,“柳昏花暝”照应“芳径”,前后照应巧妙自然,全无斧凿痕迹。王国维称之为“化工”之笔。玩够了,回巢当然就甜甜地睡一觉哪,“应自栖香正稳”,“应”是“敢情是”之意,猜测也。谁猜测?作者?闺中人?都合理。理解为闺中人猜测的话,那“便忘了、天涯芳信”就是一种埋怨的口气:你这燕了呀,为了贪玩,就连传信这么重大的事都竟忘了!害得我“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这样则更为亲切。“翠黛双蛾”在此指独守空闺的思妇。这两句是由写燕转入写人。全词用了大部分篇幅写燕之相亲相爱,欢快玩乐,反衬最后几句写人之空闺独守,愁盼归鸿。如此结束,韵味悠长。

陈匪石认为“红楼归晚”以下六句是“讥不思恢复、宴安鸩毒之非,喻中原父老望眼欲穿之苦”,并说“居然《春秋》之笔”。可见寄托遥深正是本词主要特色,亦梅溪咏物词价值所在。(何瑞澄)

三姝媚

史达祖

烟光摇缥瓦。望晴檐多风,柳花如洒。锦瑟横床,想泪痕尘影,凤弦常下。倦出犀帷,频梦见、王孙骄马。讳道相思,偷理绡裙,自惊腰衩。惆怅南楼遥夜。记翠箔张灯,枕肩歌罢。又入铜驼,遍旧家门巷,首询声价。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记取崔徽模样,归来暗写。

这首悼亡词追悼的是一位多情妓女。作者因韩侂胄事件受株连被流放,离开临安后,妓女在苦待中死去。词人获赦返临安,重访故人,已人去楼空,乃写下这首悼亡词。

上片写物是人非,引起对妓女相思苦况的想象。开头三句“烟光摇缥瓦。望晴檐多风,柳花如洒”,是倒叙词人重访故人时的季节与室外景色。正是在这样的美景良辰,词人抱着满怀激情去重访故人。然而,一进屋,呈现眼前的,却只有“锦瑟横床”。“横”,随便放也,暗示主人已逝。室内陈设极多,何以突出一个锦瑟?以此点出物是人非也。一面也有“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之意。睹物思人,更引起对青春年华的恋念;又世人常以“琴瑟之好”喻夫妻和美,此处也暗喻对美好爱情的追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啊!原来头三句写好景不过是反衬哀情。接下去作者不写自己怎样伤心,而写“想”到故人别后如何相思之苦。一个“想”字领起,贯到上片末,几句都是虚写,与柳永《八声甘州》中“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种对面设想法是相同的。而从故人的相思之苦,也暗映着自己相思之哀。这种手法委婉有致。“泪痕尘影,凤弦常下。倦出犀帷,频梦见、王孙骄马”,“王孙骄马”喻指词人。这一层从外貌、行动、心理来绘画一个忠于爱情的痴心妓女相思苦守的形象。往下一层从一些细节描写,把这层意思深化。“道相思”却要“讳”,“理绡裙”还要“偷”,为什么?不能让外人知也。因为想念的是个“罪人”,自己又身为妓女,泪水只好往肚里吞。一“讳”一“偷”,把微妙的心理活动刻画得十分细腻。在压抑郁闷中苦熬,自然天天消瘦,在“偷理绡裙”中发现腰围宽多了,才“自惊腰衩”。通过几笔生动细致的描绘,一个在黑暗环境下苦熬而又忠于爱情的妓女形象就突现出来了。

下片写追忆旧时欢乐,决心画象留念。过片开头以“惆怅”领起,一连三句,仍属虚写,是词人在悼亡的痛苦中想起与妓女一起时的欢乐情景。“惆怅南楼遥夜,记翠箔张灯,枕肩歌罢”,这是一个特写镜头,是他们爱情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一段。失去了的东西倍感珍贵,现在想起来,只有倍加沉痛而已!写良辰美景的三句之上加个“惆怅”,就变成哀情了。这也是以乐景反衬哀情的一种。下文又转为写实了,“又入铜驼,遍旧家门巷,首询声价。”“铜驼”这里喻指临安街道。“声价”这里指下落、消息。这三句与上片开篇“烟光”以下三句遥接,这里是叙述事实,上片那三句是描写景色,都是写重访故人,打听消息的。打听的结果怎样?“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闲花”无主,喻妓女。自己遇赦回来了,情人却又长逝,这永生的遗憾,如何寄托哀思?“记取崔徽模样,归来暗写”,这里用了《丽情集》中的一个典故,叹崔徽死前还“为郎”留幅肖像,自己情人却连肖像都没留,那就只好为她画个像以永久留念吧!纳兰性德《南乡子·为亡妇题照》中有“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一语,感人至深,也许多少受梅溪这首词的影响。为何要“暗”写?这个“暗”字与上文的“讳”“偷”照应,反映了他俩的身世、处境和遭遇,这都是黑暗社会造成的。词人被流放,妓女含恨死,又何尝不是社会的悲剧!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还可挖掘这首词的更深含蕴。(何瑞澄)

祝英台近

荷花

高观国

拥红妆,翻翠盖,花影暗南浦。波面澄霞,兰艇采香去。有人水溅红裙,相招晚醉,正月上、凉生风露。两凝伫。别后歌断云闲,娇姿黯无语。魂梦西风,端的此心苦。遥想芳脸轻颦,凌波微步,镇输与、沙边鸥鹭。

本词副标题为“荷花”,上片先写荷花,再写人。首三句描绘荷花、荷叶,以红妆、翠盖来形容它们,以“拥”字衬托荷花之艳丽,以“翻”字刻画风吹荷叶的状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