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来的生活(1)
请你暂时停下手头的事情,打开你的衣柜,看看是不是有一半以上的夏装一次都没穿了。为什么?不是小了也不是破了,只是你觉得这些衣服已经过时了。你再打开抽屉,是不是你的第一只和第二只手机还静静地躺在那里?坏了?没有,还好好的。只是怎么看上去那么难看,居然连摄像头都没有。这样的设备怎么能符合自己的身份?
每次搬家的时候都发现东西越来越多,可是平时真正用得上的连三分之一都不到。你是否静下心来仔细想过,真的需要这么多东西吗?你的手机现在功能齐备,可是真正会使用的功能又有几项?也许只是打电话、发短信、看邮件而已。但是,过几个月肯定还要换一款最新的,只因为别人都换了,不换就落伍了。而那些本还好好的手机就这样废弃了,没有被制造商回收,也没有被置换到二手市场,就那样静静地躺在抽屉里。家里的电脑一样,相机也是一样,“从来只闻新人笑,有谁听见旧人哭”。电子产品的更新又快,极易造成浪费,我们每一天都在这种极端“奢靡”的状态中度过,自己却从来没有意识到。
可是,你是否也发现生活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不知从何时起,身边开始多了这样的朋友,他们完全有能力买房,却喜欢在地铁沿线租房子住。出行只乘地铁或公交车,偶尔还会骑骑自行车。他们崇尚简约的装修,反对实木地板。屋里的家具最好都是二手的,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因为繁忙的他们随时准备拎包走人,去往下一个城市下一个住处。
这些喜欢“租生活”的乐活族以此为荣,结婚也要租婚纱,坚决不买,为什么要买?浪费,是他们最不能容忍的词。只穿一次就扔掉,太不环保了。更有甚者,居然连包也租。参加公司的晚宴需要一个爱马仕的手袋,400元租一天,一年也就用这么一两次,犯得着花几万元买一个吗?
“只是我的生活是租来的,我从来没学会如何去买。所以我也不值得拥有更多的东西,因为没有一件是真正属于我的。”英国歌坛才女蒂朵浅吟低唱着,一首《租来的人生》(Life for Rent)让无数人动容。生活不属于我们自己,一切都是租来的。那种对漂泊人生的感慨一句一句唱到心坎里。只是,蒂朵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几年之后,“租生活”居然演变成了一种风靡全世界的新生活方式,变成了一种新新人类极力追求的时尚。“租生活”完全变成了一个褒义词。
觉得不可思议?想想看,这样没什么不好,各取所需,杜绝浪费。于己省钱,于社会有利。何乐而不为呢?当这个社会的资源越来越短缺的时候,你怎么还好意思老在家里放着一大堆从来不用的东西呢?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改变生活方式。
当然,这样做并不是让人们放弃对时尚、对美的追求,相反,因为东西是租的而不是买的,倒是可以随时更换成最时尚的款式,享受最新鲜的服务。
什么都不属于我,我却拥有一切
让我们大胆设想一下这个情景。你有一部手机,但是它并不属于你,而是属于制造商或零售商。你只是从它们那里租过来,每个月支付一定的租金。手机是空白的,需要哪些服务,就向运营商预订,想看视频短片或是听音乐,用什么安装什么,并为每项服务支付一定的费用。在使用期限内,当手机坏了或者想更换新款的时候,就把手机还给制造商,换取一部新的手机。淘汰的手机回到制造商的回收体系中,经过一系列处理之后,重新投放到二手市场上。所以以后你在商店里看到的并不是顾客在挑选商品,而很可能是在预订服务,并且大多数人可能已经在网上完成预订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租来的生活(2)
在这种新的模式下,消费者依然可以享受到最时尚、最前沿的产品,唯一的区别就是消费者不再“拥有”它。一方面是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去拥有一件东西却不使用,一方面是用什么取什么,不喜欢了还可以免费更换新的。究竟哪一个更划算呢?
那么,这种体系与原来的有哪些区别呢?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的转变。那就是从过去的“买——用——扔”变成了“租——用——还”,一个单线的浪费型生产体系就转变成了循环的节约型生产体系。
对制造商而言,这个过程是一次完全的战略变化。因为当所有的产品都不卖给消费者而是租给他们的时候,所有权是归制造商所有的。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它们就必须要生产经久耐用的产品,而且在设计的最初就要考虑产品将来回收的可能性。那么生产的重心就会从原来的注重产品的更新换代转变到更注重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效能。这样就从根源上杜绝了浪费。而当有一天制造商完全遵循这种体系而运转的时候,他会惊讶地发现原来这样可以赚更多的钱。
道理很简单,我们看得到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制造商和代理商的利润也变得越来越少,大家争先恐后地生产新品,花大量的钱在广告宣传上,而实际的利润却少得可怜。可是当你从出售产品转变成出售服务时,利润空间也许瞬间就放大了。这就是为什么IBM公司宁愿舍弃自己的看家业务——笔记本电脑的生产,而去投身咨询服务的最大原因。
相比“买卖”这个一次性的交易行为,“租”是一个长期的契约,后者比前者更容易获取顾客的忠诚度。每当一个新产品推出的时候,为了获取大众的青睐,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卖方”总是会为一个人们来不及体验的概念花大血本做广告。但如果换成“租”的话,人们会更在乎体验的真实感受,这将引导服务提供商把更多的资源放在提高服务的水平上面。
所以,之前提到的由制造商来提供产品租给消费者而不是卖给消费者的模式,并不是天方夜谭。实际上,有很多公司,无论是大型跨国公司还是新兴创业公司,已经在尝试这种模式了。比如,索尼公司在欧洲生产的PSP游戏机就已经开始启用一种回收体系,如果你有一台用坏了的PSP,可以直接打电话给索尼公司,公司会上门送你一个看上去更新的机器而收回原有的。它这样做并不亏,因为谁都知道,索尼公司是为了让消费者能持续不断地购买它的游戏,这才是真正的利润来源。同样,富士施乐公司也开始将自己的一部分复印机产品“租”给他的客户。
从卖地毯到租地毯
变卖为租的趋势将彻底改变企业的思维和经营模式,有一家生产标准化地毯的公司已经成功实现了这种转型,它至今依然占据着全世界第一的市场份额。
InterfaceFLOR公司的CEO雷?安德森有一天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公司过去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最初,他只是想做一些事情来改变这种恶习,比如减少公司日常的废弃物排放、降低用水量等,他使用一切办法要在2020年把自己的公司变成一个零排放的公司。
其实雷?安德森最初的做法也是现在很多企业领导的做法,他们希望能改变公司的形象,多做一些对环境有益同时又能节约公司成本的事情。不过,雷?安德森比别人走得更远,他意识到整个社会和消费者对于环保的要求已经引发了一种“变卖为租”的新趋势。在这种新的趋势下,如果依旧按照原有方式来经营的话,即使采取了很多环保措施,依旧是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必须要从战略上做些改变,于是,“租地毯”的方式就自然而生了。 。。
租来的生活(3)
你有没有发现在某个酒店大堂里,总是中间一排的地毯磨损得最快?因为人们走中间的路会多一些,这部分地毯自然坏得快一些。可是如果只是一部分地毯坏了却要更换整个地毯,那不是太浪费了?所以InterfaceFLOR所提供的地毯都是18平方英寸的标准地毯。这是个创新的举动,从设计的最初就加入了对环保的考量。对于顾客来说,如果某一块地毯磨损了,或者弄脏了,只需更换一块或几块18平方英寸的模块地毯,这无疑节约了成本,而InterfaceFLOR公司则可以将坏了的地毯重新生产或者清洗,依旧可以使用。InterfaceFLOR公司后来做得更彻底,干脆把地毯“租”给顾客,而以提供产品和后续服务的方式按月向顾客收取一定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