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虑和烦躁充塞心间,不过再怎么忧虑却也只能是徒劳,无奈之下只好让大掌柜将胡万带回神剑峰慢慢恢复,顺带把顾盼兮也带离此地,楚寻有种预感,接下来的时间里,危险将无处不在。
就好像一扇隔绝着阴谋和险恶的漆黑大门已经悄然打开缝隙,无数的诡异正扩散开来。
……
楚寻所选择的驻扎地是山脉中的一座高山的山巅,山巅平坦,方圆里许左右,此峰虽算不上绝高,但在此地却能够遥望地敌方大寨。不过,这并非是什么优势,因为选择此地就意味着敌方能够更清晰的观察己方情况。
当然,楚寻不会傻到连这一点都想不到,他之所以要选择此地,正是出于这一点考虑。
这条绝险山脉连绵百里,其内诸多高耸雄峰,地势地形可谓极其复杂。楚寻想要在短时间内将这里的地形研究透彻绝非易事,相反的,敌方长久以来便霸占着这条山脉,夸张点说他们对山脉中的一草一木都极为了解,自然而然便能通过各种手段轻易的对楚寻方面进行监视。
既然如论如何都逃不过对方的监视,那索性便选择一处能够有效观察敌军大寨的地方驻扎,至于是不是在敌军的眼皮子底下,已经并不重要了。
不过据线报探查得知,对方的匪首并非愚鲁之辈,他应该也能够想到这一点,但他为什么能想到却还不在此地布防,任由楚寻轻易占据这座山头,却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
原因应当是有三点,其一:线报探听到的消息并不准确,此匪看似精明实则蠢笨,不过这一点的可能性很小,蠢笨是能装出来的,但精明可不太好装。
其二:此匪心高气傲压根就没把楚寻放在眼里,认为即便将己方视野暴露给楚寻亦是无关痛痒。这种可能性比较大,通常来说,能够成为一个雄踞百里山脉的大匪首,骨子里便必定带有一些极度的自负,对待敌人时也中喜欢用刻意的“放纵”来彰显自己的霸气。
其三:此地本身就存在某些特性,而这种特性导致了匪首无需设防驻兵,楚寻在此地扎营,很可能是自取灭亡。至于这种特性是什么,有可能是敌方早已设置好了陷阱,也有可能是山势在某方面存在天然危险,总之如果这种猜想成立,那么此地便绝非良善之地。
既然能够做出设想,那就必须要辅以行动来验证设想的真实性。不过结局令人很是失望,关于匪首,无论线报如何调查,但关于他的线索却再也难有分毫,仿佛此人的事迹在南地之战开始时,便被生生切断,让人抓不到一点头绪。
至于山势特征,经过反复的检查和勘探,也并没能察觉到任何异样。山体中没有隧道暗道,山壁山体亦无松散崩裂的迹象,总之楚寻能够想到的可疑点全都不存在。
如此一来那匪首就显得更加高深莫测了,不过这样也好,楚寻索性不去管他,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无法事先猜出对方招式,那便见招猜招好了。
俗话说山中无日月,一眨眼,于此地已然驻扎三天,在此之前敌方没有任何动静,但今天敌寨之中却突然燃起烽火,紧接着号角吹响,黑压压的人影从山峰冲了下来。
此时是白天,对方又在出战前鸣响号角,这说明是要叫阵。通常来说两军对垒的第一次叫阵主将必会到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够让楚寻亲眼见识一下那个高深莫测的土匪头子。
据粗略估算,敌方此次出动了千人左右,也就说寨中还存留两千人马,这两千人看似留在寨中,但实际上在楚寻可不敢保证,即便下一刻突然出现在己方阵地之内,也是大有可能。毕竟,这里是对方的主场。
为了保险起见,楚寻并没有让大掌柜跟随,自带一千人马出阵,留下五百人马和大掌柜镇守营地。不出什么特大意外,此举便是稳妥之举。
因为有大掌柜坐镇,即便对方的两千人马真的趁着楚寻对阵之时暗中袭营,那也是无妨。而自己这边,以一千固玄修士对付一千恶匪,想必也不会有什么压力。
当然了,若是大掌柜亲自出手,此番匪首下了山也就回不去了。不过不能为了诛杀一个土匪而把胡万和顾盼兮置于险地之中,毕竟地方劫营的可能性相当之大。
临行时,楚寻将顾盼兮绣给自己的香囊挂在了腰间,顾盼兮见状牵强的扯出一抹笑容。她不放心,又怎能笑的出来。
在这一点上,楚寻是自私的。有了大掌柜的监护,顾盼兮肯定是安全的,这一点楚寻放心。但同理之下,少了大掌柜同行,楚寻的危险系数便会直线上升,至于顾盼兮该是如何担心自己,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双方人马是在山脉中某处谷底碰面的,此地位于四面山峰之间,地形相对来说还算广阔,当有十里方圆。
到得此地之时对方已经在谷中等待,但楚寻并没有急于入谷,而是派出四剑奴将周遭山峰探查了一遍,在确认无有伏兵之后才带领人马进入谷中。
通常来讲土匪都是首重信义的,探查有无伏兵也许是楚寻多心,但这是战争,所谓兵不厌诈,多一份小心,换来的可能就是多一条活生生的性命。
楚寻方面入谷之后,对方便有一骑飞驰而来,看样子并非叫阵,而是传信之人。
果然,片刻后那骑赶至楚寻等人面前,也不下马,喝道:“谁是领事儿的,我们大当家有话要和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