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招来的兵大部分已经完成了新兵训练了,问题是军官。
训练半年的士兵就能上战场了,战时能压缩至三个月,危亡时刻甚至三个星期。
但军官不行,士兵素质不达标,也就一次一个或者几个的送。
军官素质不行,小到排长送一个排,大到运输大队长啥都送。
所以招募的七个镇,迟迟没能成军,顶多以营级为单位活动,还只是活动,因为再往上真捋不顺了。
时间太紧了。
不过,打仗不行,但拉出去拉练,也不是完全不行,只要能做好准备,也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训练。
这次北洋大臣这么大方,汤潇逸自然不介意多挣点别人的钱,养自己的兵。
而且闵军开拔,朝廷也得给点儿开拔费吧?这可是北上,不是本地剿匪。
军饷不说双饷,单饷总得给吧?
汤汤水水的,也是钱呀!
至于第三镇,汤潇逸给改成了三步一炮的编制,与之前的大编制相比,需要的军官少了许多。
特别是相当于旅一级的协取消了,少了两个高级军官需求。
人数从两万五千余人缩减至一万五千余人。
火炮缩减为93门,其中只有24门75炮,剩下的都是57炮,120炮更是一门没有。
120炮太沉了,清国路又太烂,闵军马匹还不多,用轻炮更灵活。
…………
四月五日,东瀛联合舰队配合第十二旅团登陆荣成湾。
期间地方民勇曾组织抵抗,但民勇们连枪都没有,被轻易击溃。
除此之外,东瀛再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六日,第十二旅团一路西进,沿岸各口岸清军闻敌即溃,几乎没有遭遇任何抵抗,一天挺近二十公里!
七日,第十二旅团一个中队佯攻摩天岭炮台,半小时后,炮台失守……
跑上去也要这么久。
清军在烟台以东还有几万陆军,特别是鲁军,因为鲁地巡抚是帝党,没有向前线派遣支援,鲁军都在本省。
但鲁地巡抚不愿战,影响到下方的官员也倾向于避战。
下方清军又各不统属,布置分散,士气极低,根本没起到阻碍东瀛军的作用不说。
甚至因为有兵驻扎,还误导了北洋守军!
好在北洋舰队撤退时,带上了旅顺口的守军,还是有几千人。
这几千人虽然也惧战,但北洋的约束比鲁地强,至少还是准备守一次再说。
而第十二旅团连续冲了两天,组织度已经相当低了,弹药补给也没跟上,火炮都在后面,只能暂时停止进攻。
东瀛一边组织补给,一边火急火燎的准备运输第二师团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