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统将结果报给苻洪。
“王爷,这么多年来,我没遇见一个学生能和您这孙子比。日后他必蕴美玉之德,并且所持永固。我敢断言,您孙子文玉将贵不可言。”
十 苻生闹学
徐统说这话的时候,苻洪、苻雄父子两人都在场。听徐统这么说,父子两人道谢不迭。苟氏知道了消息,不顾徐统推辞,独自给了很多额外的物资礼品。
老师表扬好学生,这本是好事。但徐统对坚头的夸奖明显过头了。坚头主动要求入学,入学就能识字,并不是什么宿慧,不过是坚头小时候在家反复翻阅画着古怪图画的《山海经》一类图书,有点文化的阿娘苟氏从旁指点,因而对读书产生了兴趣,也认识了一定数量的文字,可算是早教产生了效果。徐统根据这一点就断定他日后贵不可言实在缺乏充分依据。
重视读书的苻洪可不这么看,他除了特别看好坚头的天赋,也特别看好老夫子徐统的教学。不满两年,他就要求苻苌、苻法、苻生等那些孙子都进到徐统的学堂,全拜徐统为师,他希望孙子们个个有才。这一下,坚头的名字改了,安静的学习环境也改了。
教书先生收入微薄,一旦受到尊重就以为自己的价值得到了体现,精神会格外旺盛。现在徐统受到如此重视,束脩大增,自然更加敬业。
新学生正式授课那天,见学生已经到齐,徐统咳嗽了一声,清清嗓子,开讲道:“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养成,必由乎学。各位都是三秦王贤孙贵胄,他日栋梁之才,是必努力向学。且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古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七年小成,九年然后大成。大成之日,足以化民成俗,故学不可以已。”
徐统这番话是早有准备而发,他以为学生们一定可以从中得到教诲,萌发学习冲动,没想到他这想法仅仅注意了一般情况,会有很多的不适应。带着极不情愿心理坐在一边的苻生恨他罗嗦,对这些话讨厌之至。
徐统话音刚落,苻生马上开腔:“我家王爷要我们学习圣贤之言,你这就是圣贤之言吗?什么七年小成,九年大成,一派胡言!假如有人放马杀过来,你还能在这里讲学读书呀?人家一刀剁掉了你的头,七年九年,你骨肉都化作泥土,怎么化民成俗?疯话!你哄我们王爷,骗我家的束脩,胆子也太大了!”
苻生说话嗓门特大,句句都硬邦邦,砸得徐统又苦又痛。徐统气愤不过,伸出一个手指指着苻生说:“你,你,你怎么这样说话?我,我,我可是三秦王专门邀请来的,所说都是至理。我高官可以不作,当然也可以马上离开这教席,束脩一个子儿不留,全部退还……”说着,干瘦的两手一边发抖,一边开始捡拾他讲桌上的书籍。
正式采用大名的苻坚受徐统教育已近两年,和这位师父的关系很亲密。此刻他正要开始认真读书,看见师父气成那样,赶紧站起来求情:“请师父息怒,这位生弟才刚入学,不懂学堂规矩。我们其实是知道师父好处的,我代他向您请罪。”说着,他竟诚诚恳恳跪了下来。
一同入学的其他学生都是苻洪孙子,早听爷爷嘱咐要像苻坚一样听从师父教导,看见苻坚下跪,纷纷仿效,一下子,向师父行大礼的学生跪了一地。
最大的学生苻苌觉得自己年纪最大,又与苻生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有责任解决这次纠纷,就绕到苻生座旁说:“生弟,对师父怎么能胡说乱道?你也应该向师父道错。”
苻生从根本上仇恨徐统,觉得要不是徐统,自己此时若不同几个伙伴在外猎鹰屠狗,一定是在某个酒肆吃喝,快活无比。对妨碍自己快活的人他如何肯道错?因此他脖子挺得梆硬,独眼扭向一边,半句道歉话都不肯说。
好在徐统这时候已经消气,满地是下跪的贵胄孩子,还有什么说的?他逐一拉起跪着的孩子们,又劝告苻苌不可再逼苻生:“年龄小哪有不说错话的?我想他今后一定会醒悟。不要难为他了。”
“醒悟个屁!向你请罪是*!”苻生说,这话噎得徐统喉管堵塞,差点晕死。
十一 苻生闹学(下)
苻苌看见苻生继续撒野,忙将他拖出室外。规劝说:“生弟,王爷要我们都来读书,要尊师重道,你这么闹违反王爷的心意,王爷一定会生气。即使再不情愿呆在这里,你也得委屈着装出个读书样子。看人家苻坚,他未必真那么爱读书,样子却多神气,他竟肯向老师下跪,咱们怎么就做不出?”
苻生被兄长苻苌这段话打动,就说:“好吧,我听你的,以后也装个样子来混。”但他忍不住又说了一句:“坚头那*,今天那么多人下跪就是他带动的。我总得整他一顿,让他知道他究竟有多少斤两。”
两兄弟说了会子话,苻生渐渐消气。第二天上学,他默默地呆在座位上,果然并不吵闹。
没有人故意吵闹,徐统当然宽心教学。他那些学生,程度各不相同,徐统对他们的要求也不同。徐统每天按计划给所有学生授完课,就让学生温书记诵,学生们或读《五经》,或读《四书》,书声琅琅,徐统觉得惬意。
这样过了一旬时光,徐统很认真地对前一段的教学进行小结,就像我们后世常做的那样,表扬优秀,勉励批评落后,并且要求学生提出各种未懂的问题。
这时候最该提问的应是苻苌。因为他年龄最大,读书最久,到徐统的学堂好像是“访问学者”,理当有问可提。如果他此时提问,后面的情况也许就不会发生。不知是什么缘故,他当时没有这么做。
苻坚见无人发问,便站起来说:“师父,您常常引用《老子》里‘天道无亲,恒与善人’一句。这和《孟子》里‘舜生于诸冯,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西夷之人也’,他们都‘得志行乎中国’的意思相通吗?”
徐统点头说:“相通的,是相通的。你能提出这个问题,很好!说明你小小年纪,思虑深广,志向远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