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云桐一早就进山去找父亲。
云晦在山中住了三年,草庐里添了不少东西。摆在桌上充当花瓶的竹筒上,有他亲手雕刻的一幅春山满月图,与竹筒中的桃花花枝相映成趣。
这样的物件在草庐里比比皆是,云桐还注意到,桌上给她们姐妹俩用的茶碗,已经从竹筒变成了粗瓷碗。
“我添了一个烧瓷的窑,在水边呢。”看到女儿举着瓷碗端详,云晦得意地指了指外头。
“我去看看!”云青玲也跟着一起来了,只是她如今到了年纪,也不太爱粘着父亲与姐姐,跟着云桐来探望父亲,也是为了有借口不去学堂。
上了山,她也不想留在草庐里,借着看窑厂的借口,她连茶都没喝完一轮,就带着自己的猎犬,就出去了。
不用想都知道,她是要趁机进林子里逛逛。
“别跑远,别上树。”云晦叮嘱道。
“知道啦,我就抓几只兔子,不会盯着母兽打,我有分寸!”被抓包的云青玲,声音里透出一点不耐烦。
云晦看起来很失落,小时候会抱着他的腿要求他讲故事听的小女儿,一眨眼就长这么大,不听自己说话了。
“妹妹心里有数的。”云桐自然要帮妹妹说话:“她只是在家里憋烦闷了,想出来转转。”
“你就向着她。”云晦坐回地炉边,看大女儿烹茶,“唉,反正是自家的山,她想怎么就怎么样吧。”
“您不也把她宠上天了。”云桐笑着说,“您放心,妹妹身手好着呢,又经常出来打猎,不会有事的。”
这山是云家的,云晦的护卫每天都要巡山,哪里会有危险。
云桐借此说起县城的政务“蕙姐姐早就开始布置人手监管进山的事了。”
春季是走兽繁殖的季节,同时,山中的野菜也多,自然有人偷偷摸摸要进去采摘,顺便就会掏个鸟窝打几只野兽。
大多数地方都禁止百姓们春季入山,海洲倒没有这么严格,因为有不少百姓就住在山里,以渔樵猎捕为生。
南宫蕙每年正月就要开始带着人去乡间张贴布告,劝服百姓们进山的时候不要惊动巢穴中的母兽。
好在这几年海洲风调雨顺,百姓们生活比较富庶,加之人们都对南宫蕙这位一赴任就为海洲除了一害的县令很是信服,南宫蕙这一路上倒也顺利。
“不过,有几条山路,来往的行人众多,却很难走。蕙姐姐想带人把路修了。”
海洲的百姓多是给云家耕种的佃户,南宫蕙想用人,自然要与云家打招呼。
“是好事。”云晦既没有反对,也没有多问:“你们想必已经商量好怎么做了,那就趁着春耕刚过,大家都闲着,赶紧动工吧。”
在云晦眼中,自己的大女儿当初赶鸭子上架,替家族出面做事,哪怕她身后还有老太君和他这些长辈撑着,这么小的年纪,肯定也有惊慌害怕的时候。
可是他家的大姐儿从来不会退缩,这些年历练下来,整个人更加内敛稳重,云晦觉得他的女儿现在也没比云晏家那个众星捧月的权哥儿差多少。
若是现在让两个孩子辩经论政,云桐未必会输。
别忘了,这两个孩子还差了三岁呢,云权那小子就是赢了桐姐儿,他也不露脸啊。
不过这些话,他没当着云桐的面说与她听。
云桐毕竟还小,性格脾性都没定,若是周围的人都吹捧她,她很容易迷失自己,她的身边要时时刻刻有人提醒她谨慎。
“给我吧。”云晦看着云桐举起小锤要砸核桃,连忙把锤子从女儿手里抽出来。
他这个女儿什么时候做过这种活计,万一砸偏了砸到手怎么办。
云晦只用了一下就敲碎了核桃,他捡出完整的果实,放在女儿的手心里。
“我还以为你接到消息以后,立刻就会进山。”
“在您眼里我就这么沉不住气啊。”云桐假装不满道,“隔着十万八千里的事,我跟着瞎着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