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燃烧的海火 > 第649部分(第2页)

第649部分(第2页)

看得更长远一些,也正是中国与伊朗的矛盾,让美俄联军随后就把撤回去的五十万大军派往大陆战场,成为队向俄罗斯腹地进军的一大障碍,并且最终让戚凯威的大陆战略化为影。

战后,就有人认为,当时还存在第二种处理办法,即颠覆伊朗政权。

客观的讲,这确实是一个办法。只是,黄瀚林没有这么做,也没有允许情报机构与军队这么做。也许,他有一些顾虑,终究伊朗是中国的盟国,在战争前景还不太明了的时候,颠覆盟国政权,会严峻毁坏中国的形象,对今后争取更多的盟友产生负面影响,以至有可能使中国变得孤立。

总而言之,这场意义严峻的战役,即改变了伊朗战场的局面,也对整个战争、至少是地面战争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直到两年后,阿拉伯世界发展壮大,中国当局才意识到,一个足够强大的伊朗是制衡阿拉伯世界的必要力量,才重新重视伊朗战场,并且发动了解放伊朗全境的作战行动,为这场战役划上了句号。

第一百五十五章政治决定战争

第一百五十五章政治决定战争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T!~!

..

第一百五十六章 难题

第一百五十六章难题

德黑兰战役的影响是双向的,相对而言,美国遭到的影响更大。大文学

通过这场战役,美**方看清了两个现实,一是俄军绝对没有想像的那么强大,二是队即将发动规模更大的战略进攻。

对于前一个现实,早就有美军将领提了出来。

在出兵伊朗之后,美国陆军中将格瑞斯、即伊朗战区美军司令官就向马歇尔提出,不要过分希望俄军有出色的表现,美国应该做好在伊朗单独作战的思想准备,不然在伊朗战败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这份演讲,引起了马歇尔的重视,间接结果就是,马歇尔为格瑞斯增派了四个师。

可是,却没有引起马歇尔的足够重视,因为增派的也是预备部队,而不是主力部队,且马歇尔没有为格瑞斯谋求美俄联军最高指挥官的位置,让他听命于伊万申科大将,美军得协助俄军作战。

战后,格瑞斯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到,如果当时他手里的半数部队是主力师,而且是俄军配合美军作战,德黑兰战役的结果将截然不同,至少他会在德黑兰附近留下一支足够强大的作战部队。在回忆录中,格瑞斯认为美俄联军最大的问题,就是伊万申科大将过于急切的想攻入胡齐斯坦省。

明显,格瑞斯忽视了一个问题,即进攻胡齐斯坦省是美国提出的要求。

现实上,在蒋博文发起反击之前,格瑞斯只是提到要加强后方防线,却没有反对向胡齐斯坦省进军。在九月初,即中国海军在太平洋上大打出手的时候,格瑞斯还向伊万申科提交了一份作战计划,由四个美军师打头阵,俄军出动两倍的兵力,争取在九月底之前攻占胡齐斯坦省。只是当时俄军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到位,而且伊万申科得到的也是预备部队,根本没办法执行这个作战计划。

明显,这种推卸责任的事情,已经是美军将领的通病了。

只是,这也给格瑞斯带来了好处,即在总撤离之后,伊万申科背了黑锅,不但被俄罗斯总统亲身下令解除职务,还被移交给了军事法庭,被判处了十多项罪名,最后还是总统特赦让他逃过牢狱之灾。

顶替伊万申科的,就是格瑞斯。

在出任美俄联军总司令之前,格瑞斯晋升为四星上将。

必须承认,格瑞斯除了推卸责任之外,也是一位比较有才能的将领,而且是一位较为善于打防御战的将领。

在他的组织下,美俄联军仅用了一个月就巩固了伊朗西北地区的防线。

现实上,也正是他做出的贡献,才让美俄联军把撤下来的五十万大军派往大陆战场,不然肯定得留在伊朗。

可惜的是,格瑞斯没有遇到一个合适的对手。

受政治因素影响,以及戚凯威不想再节外生枝,蒋博文在十月底就被派往被公认为将领终结地的非洲之角,以陆军上将的身份指挥在该地区作战的东方联军,而他手下的主力部队却是陆战师。

顶替蒋博文的是之前的第二十七集团军司令鲁立毅,当时他已是陆军中将。

在正式出任伊朗战区司令前,鲁立毅也晋升为陆军上将。

有趣的是,鲁立毅在中东战场上的表现,证明他是一名擅长打防御战的将领,与蒋博文几乎完全相反。

这下,在伊朗战场上,双方的最高指挥官都是防御型将领。

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双方在接下来的两年内,把伊朗西北地区变成了不折不扣的防御堡垒。至于进攻,受各种因素影响,双方都比较温和,几次规模有限的进攻,也只有战术目的,没有战略目的。

对美军来说,伊朗战场进入到对垒阶段,肯定不是坏事。大文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