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礼部的员外郎说完,一挥手招来身后跟着的那两人,各自捧着一个托盘走了过来。
王服、朝靴、玉带、金冠。。。。。。还真是应有尽有啊,而另外一个托盘
里,凤冠霞帔,赫然正是晋王妃的服饰。
虽然不是什么宝物,却也算是人间难得的珍品了,让李治不理解的是,这里为何还会准备晋王妃的服饰?
年终的大祭祀李治理解,只是他常年不着家,还是年少之时参加过几次,一般上都是宗室的男子和一些朝中重臣参与。
即便是六宫之首的皇后,不是特定的场合,都不会出现的,更不要说一个亲王的妃子了。
「晋王殿下,让晋王妃一道过去,是陛下特意交待的,皇太后也已经等在那里了。」
在没有新的大唐帝君出现之前,大家还是习惯性称呼李世民为「陛下」,而皇太后自然也就是指的长孙无垢了。
这位礼部员外郎倒是一个眼明之人,看出了李治的迟疑,急忙在一旁解释道。
不过,他这样一解释,反倒是让李治更加疑惑了。
李治听出了这位员外郎话中的另一层意思,什么叫都等在那里了?
难道说,连自家的父皇、母后,以及太子大哥等都先一步到了宗庙,却偏偏要等他这个晋王殿下去了,才开始祭祀吗?
李世民和长孙无垢,本来是一直住在晋王府中,不知为何在李治苏醒过来之后,李世民就带着长孙无垢暂时搬回了皇宫中。
给李治的解释是,如今是非常时期,为了大唐的稳定,也方便接见朝臣们议事,他们就先回皇宫了,等春来之时再搬回晋王府居住。
父皇不是都已经退位成太上皇了吗?
还需要经常接见朝臣,处理政务吗?
反正也就几步远的路,既然父皇、母后已经做出了决定,李治也就没再坚持问下去。
再加上自己既是「小别胜新婚」,又真是新婚燕尔,而且还是一举纳了两位侧妃,倒是让李治在后宅好一通忙活。。。。。。
「这位礼部的员外郎,父皇和母后可还交待了什么?他们已经到宗庙了吗?」
李治递过一个眼色,敖凌和长孙娉婷亲自上前,将两套衣袍接了过来。
「回禀晋王殿下,陛下倒是没多说什么,陛下和诸位大人一早就到了宗庙,才诏令下官前来相请您的。」
这位礼部员外郎没明白李治为何有此一问,不过,他还是如实回答道。
「还请诸位稍后,且容本王更衣——」
李治见也问不出什么所以然来,索性就不再询问,横竖一会儿就能见到父皇、母后了,总能有明白的时候。
李治和杨婵二人,分别换上了礼部带过来的晋王和王妃的服饰,前边有礼部的官员引领,后边跟着罗通亲率的一队护卫。
李治就算是再不注重排场,这样隆重的日子,却也是要带着一队护卫的,倒不是为了安全考虑,总得有些亲王的架势吧。
。。。。。。
「父皇、母后、大哥,诸位臣工——」
不多时,李治和杨婵来到了皇城中的宗庙,这里早已准备就绪,袁天罡那老头也穿戴整齐,居然担当今日的司礼一职。
「哈哈,雉奴啊,就等你来了。你如今也三十四岁了,却没来祭祀过几次宗庙,一会儿就给祖宗们多磕几个头吧。」
即便是一套正式的皇帝行头在身,李世民也不像原来做皇帝时那样的庄严肃穆,反而更像是一个大家长一般,甚至向着李治招招手,示意到自己的身边来。
果然,太子李承乾并没有站在金阶之上,而是同一杆重臣待在一起,即便是长孙无垢,也落后了李世民半个身位。
「父皇,这么重要的事情,您应该早点让人通知儿臣,如今倒是让父皇、母后和众位臣工在此等候儿臣,实在是有些失礼啊。」
李治没想太多,紧走了两步来到李世民面前,低声地说道,而「三圣母」杨婵,则很是乖巧地站到了长孙无垢的身后。
「哈哈哈,朕就是有意为之的,就是要让文武百官都来看看,为咱们大唐力挽狂澜的晋王殿下是何等的风采——」
「等上一时半刻又有何妨?北疆之乱,如果没有我儿,且不知北疆还是我大唐疆域否?魔族围困长安,如果没有我儿,不知这长安城还能安在否?」
李世民一手拉着李治的手,面对着金阶之下的一众文武,稍远的地方,甚至有些年轻的文臣武将,都不曾亲见过李世民的君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