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优势,使孙策在这场战役中占据主动。
以程普、周泰领先锋,蒋钦、陈武作左辅,甘宁、鲁肃镇右翼,黄盖压后阵,周瑜、韩当及十几位大将并步骘、阚泽等谋士领军中坚,四万五千兵卒奔赴寿春,锐不可当。
除留守的张昭、张纮、诸葛瑾等人,孙策可谓倾巢而出。
所以,孙策的进攻最具威猛,逼退陈纪,胜利在望。
眼看袁术势力即将溃败,第六路军韩暹受命巡察,及时支援,稳住战局,勉强维持陈纪阵营的完整……
江湖风起,袁术棋局早已布局深远,各路英豪各怀心事,只待时机。
三支兵马依命而动,算是暂时钳制了袁绍、曹操、孙策三位霸主,然而剩下的势力却是各有盘算。
袁术算计深远,他人也不痴愚。
刘表的使者黄祖,并非出于忠心而战,暗藏异志,有裂土为王之意,因而黄祖麾下只重自我保全,根本不与袁术派来的陈兰正面交手,采用游击战术骚扰陈兰,略占些小利即撤,令陈兰步步受阻,仿佛被束缚住了凌云之翼,心中苦不堪言。
至于前来代表着陶谦的刘备,更非轻易会意之人,刘备之心思深沉,在占地为王的野心上甚是执着,哪会跟袁术的部将雷薄决一死战?况且他历练十数载,在糜竺辅佐之下,才建立起这支形神俱备的军队,岂会轻率消耗在战场上?这是他实现壮志雄心的根本。
若失去手中好不容易攒聚起的六千兵力,刘备如何推行下一步计划?如何问鼎权力巅峰?
于是,刘备行事比黄祖更审慎、更诡谲,忽而夜袭,忽而掠粮,皆出奇招,巧妙地游走在避重就轻之间,力求自身实力不受损伤。
他在一次次偷袭中开始积淀实力,悄然侵蚀雷薄部下的士兵,并纳入麾下;慢慢地消耗其粮食储备,同时也伺机夺取物资。
刘备在这些突袭里不仅未曾受损,反而队伍愈加强盛,马壮人强。
在这纷扰背景下,战局形成了一种诡异的胶着状态,各方势力短时间内无力扫清袁术的七大兵马,而袁术的人马也无法轻易击溃各诸侯。
这场对决,竟延续了漫长的一个月,直至敖烈的到来,方才打破僵局。
此人正是敖烈。
北疆之事顺利解决后,他册封崔琰为光州首位牧守,领掌天下第十四州。
刘协下诏定鲜卑所治之地为光州,随即归属敖烈的统御,全权委托军政于他。
此举动引起了朝中数十位重臣的反对,认为敖烈既执掌幽、并两州,兼司幽并大都督,一职两处已是破格,不宜再将光州托付于他,否则权柄过于集腋,恐无他人能制衡。
对此,已非昔日吴下阿蒙的刘协立即驳斥,他说伪帝袁术、冀州牧袁绍、司空曹操皆握一州大权,唯袁术公开称帝,而其余二人却并未如此,可见握权者能否收敛狂澜,关键在其胸中公理。
以他对敖烈的了解,深知敖烈心正不阿,给予任何大权也不会作乱,前提是他自己不得有悖于天地,不得伤及民生,敖烈必坚定不移与之共进退。
再者,刘协明悉,虽然如今唯有袁术敢于僭越称帝,但这并不能排除其他人潜藏相同企图,诸侯间拥兵自重者不乏其人。
他刘协虽是天子,但论军事权力,他也只能位居末端,难保日后不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袁术自立门户。
近如同出一门的袁绍,就非善类,同宗同源的人,往往相似惊人,袁术可称帝,为何袁绍不能?
遏制袁绍等野心家,刘协别无选择,必须从各路诸侯中挑选一个作为代言之人,平衡其他势力,而这个人选无疑,非敖烈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