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万里无云,倒像是一个暖意洋洋的冬天。
别院里萧辰接过辛寿递过来的红灯笼,稳稳的挂在了房檐下面,而后左右检查了一番。
“你看正不正?”
辛寿往后退了几步。
“刚刚好。”
萧辰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准备从梯子上下来。
“呦,你倒是清闲啊!”
门外有一人缓步走来,远远的说道。
萧辰眯眼看了看,正是中书令徐修仁。
“徐兄,什么风儿把你吹来了。”
“你看这晴空万里,哪有什么风啊。”
萧辰微微一笑,下了梯子。
“快里面请。”
“先等下吧。”
“萧辰听旨!”
萧辰抚了抚衣袖,低头拱手待着。
“编纂新政,实乃要务,上应天命,下慰民心。朕心系万民,愧不得事事躬亲。特着萧辰为中书舍人,散骑侍郎如故,佐安成王同拟新政,诸事需以苍生为重,断不可贸然行事。”
萧辰听后抿嘴一笑。
“萧辰领旨!”
“嗯。”
徐修仁递过黄绢,缓步进了房间。
“给徐兄奉茶。”
徐修仁瞥了萧辰一眼。
“怎么,看样子你早就知道啊?”
“知道什么?”
“别装了,看你这一副得意模样,陛下晾一晾你啊,也是理所应当。”
“哎,哪有上官这么说话的,这不是打击下属的积极性嘛!”
“打住,我可不敢做你上官。”
“你啊,老老实实编写新政,有什么困难就说,不惹事我就十分感谢了。”
“我也想好好的编新政啊,只求别再有人给我使绊子就行了。”
徐修仁瞧了瞧萧辰,无奈的摇了摇头。
“近日宫里可有什么新鲜事儿吗?”
“新鲜事每日都有,只是,都跟你没关系。”
“啧,你说几个听听啊,说不定就和我有关系呢。”
看萧辰不罢休,于是徐修仁侧过来身子,眼神里却露出了难色。
“吴兴、钱塘二郡匪患乍起,已经持续了数日,你能平定吗?”
“青、冀二州盐商私自贩盐,致使朝廷调税受损,你能解决吗?”
“还有潼州和北益州,频频遭受索虏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