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吕梁山在哪个省 > 第43部分(第1页)

第43部分(第1页)

来奔波,不知不觉竟已过了近半年的时间。    这日,审食其匆匆来见我,回禀道:“小姐,砀郡的作坊已经生产出……嗯,纸。”他顿了一下,才说出这个名称,说着将手上的一只小木盒放在我面前的案几上。    我一阵狂喜,打开那只木盒,只见其中叠放着数张裁成一般大小的纸。拿起其中一张,只见这纸色泽有些暗黄,虽比不上现代纸张的光滑,但已经看不到明显的草木纤维。拿起笔墨随手写了两个字,觉得洇水的速度略近于现代的宣纸,比以前那种一落笔就糊成一大团好得太多了。    审食其道:“作坊里的师傅连试了十几种方子,觉得就这种出的纸比较好些。可能和小姐的要求比较相近,就送了过来。”    我点点头,知道自己当初交给审食其的制纸程序也不过是个大概,其中每个环节的需时,火侯以及打出纸浆的含水度都需要作纸的师傅自己去摸索,原以为至少得花一年的时间,没想到刚过了大半年,就已经出了雏形纸了。虽然在我这用惯现代白纸的人眼里还不很满意,但在这个时代的读书人眼里,肯定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食其,你觉得这纸怎么样?”我笑着抬头问审食其。    “不错,比竹简轻,比帛布便宜。”审食其不愧曾经是个生意人,一眼就看出了它的妙处。    我微笑着点头,道:“正是。一部书若是用竹简编写,恐怕得有几十斤重,用纸就轻多了,而且写得字也多。我们军中这些往来军情战报一般都是用竹简,送战报的人只能背在身上,又重又不隐秘,若是用纸,便可折叠成极小藏于秘处,神不知鬼不觉便将消息传了出来。”又笑了一下,道:“你屋里也不必堆着那么多竹简了。我看着都头痛。”    听到我说到这个话题,审食其不禁动容,他现在是干这个的,岂不知由竹简改成纸,对于情报传递来说,又岂是轻重大小的问题,虽然以前极其重要的情报一般用的是帛书,但毕竟成本昂贵,只是碰到一些极端绝秘的情报才会使用,不禁点头道:“是。”    我沉吟了一下,道:“让作坊在这个基础上改进一下,想办法做得再白一些。”又道:“生产出纸的事暂时不要传出去,做的方法也要严格保密。这些纸咱们先自己用,若实在是有多的,就放在咱们自己的商行里卖,价格比帛书低一半就行,不要太便宜了。”    就算便宜一半也赚得足了,因为我的成本不过是些树皮、麻头、破布等等别人不要的垃圾。但我也不能老老实实的按成本价卖,唯此一家的新产品必须要显出它的身价才能有流行的价值,至于普及的问题,那至少得等到入蜀之后,现在天天打仗,哪有精力管到这件事。想到这里,我不禁又叹了口气,心道:若是不用打仗,我只管做做生意,发明发明类似纸这样的东西,悠游自在,大把大把的赚钱,岂不是过得快活似神仙。只可恨穿到了这个乱世,又穿到了这个不讨喜的吕雉身上,这辈子是不指望清静了。    -----------------------------------    西征军终于做好长途征战的准备,西向进兵。原本这一带还有个杨熊带着兵马守着,不时出来捣捣乱。但天幸的是,上次杨熊败于刘邦,被迫退回荥阳之后,赵高竟然以杨熊未能尽力作战,连战连败,有辱皇命,遣使捕而斩之,并令副将代其职务,一时军心不稳,谁也没心思打仗,由着刘邦得了曲遇。    再往西去便是荥阳,城高兵多,是杨熊军盘踞的地方。刘邦也无意与其硬碰,率兵绕道南下,又先后攻克了长社、宛陵等地。    一路顺利,刘邦自然心情愉悦,但更令他高兴的是张良回来了。    张良与韩王成率领着从项梁那里借的数千士卒一直在颖川韩国故地与秦军游战,因势力太弱,又没有固定的后勤补给,所以一直也壮大不起来,常常趁隙夺了秦国的几座城池,待大批秦军一来,又只能被迫退出去,来来往往,极之郁闷。这回听说新楚武安侯刘邦的军队到了附近,张良便连夜赶来见刘邦。    刘邦知道张良与我有旧谊,勉强还算得是师兄妹的关系,当日在盱台也常常出入家宅,便不见外的将张良带到了他与我共住的营帐里,又令侍从摆上酒菜,要与张先生好好喝上几杯。    见我也在军中,张良微显惊讶之色,但很快便淡去,见礼之后,便与刘邦两人对坐而饮。我则跪坐于一旁,不时替他们添点酒菜。    “实不相瞒,良此来是借兵的。”张良三杯一过,便开门见山的道。    刘邦哈哈笑着拍了拍张良的肩道:“什么借不借的,和兄弟我见外了。你张先生的事就是我刘季的事,你说,要打哪儿,我刘季亲自带兵打下来送给先生。”这话当真说得够义气,够朋友。    张良显出一丝感激之色,起而谢道:“如此,良当替韩王谢过武安侯。”    “哎,别……”刘邦忙扶住张良道:“先生请起,请起。我哪经得住先生的一拜。”    待张良坐定,刘邦方才狡黠地笑了笑道:“若是先生的事,自是无二话可说,可若提到韩王……这个……刘季和韩王倒没多少交情啊。”    张良微怔了一下,道:“侯爷这是何意?”    刘邦挠挠头,然后一掌拍在案几之上,道:“这样,你们韩王若是肯把先生借我几天,我就发兵去把颖阳打下来送给他,若是不够,再打几座城也值。”    张良有些哭笑不得,道:“侯爷是开玩笑了吧。”    我取过酒壶,替张良满上一樽,微笑道:“夫君虽是玩笑,但心意却诚。吕雉千里随军,就是想能亲眼一睹夫君兵进咸阳的那一刻,莫非先生竟不想?”放下酒壶,又道:“只要拿下咸阳,大秦之军自然瓦解冰消,韩王率兵久在颖川一带,正好趁此夺回韩国故地,又不必与秦军硬拼,岂不是好。先生身在西征军里与身在韩王身边原也没什么两样。”    张良似有些心动,一时没作声,只是沉吟不决。    “夫君,”我看了看刘邦,道:“这话张先生总是不便去说,不如夫君明日派郦先生去与韩王交涉一下?”    刘邦一怔,顿时醒悟,道:“是是是,我这就让郦先生跑一趟,哎,一件小事嘛,我想韩王也不会那么小气。”    张良轻叹一声,摇了摇头,笑道:“若韩王应允,良也唯有从命了。”    刘邦大喜,不禁与我对视了一眼,知道韩王成那里好办,送点粮草,帮他打几座小城就行,张良既已松口,以后可就算是与西征军绑在了一起,走也走不脱的了。    ------------------    推荐多一半的架空妙文《唐朝好男人》,书号65254,绝对好书,值得一看。

八八章 洛阳

张良被半强半诱的留在了楚国的西征军中。第二日,刘邦便令郦食其出使韩国。其实现在韩国哪里成国,只不过是韩王带着几个文臣武将及数千士卒在颖川一带游荡罢了。没有实力的人便没有话语权,郦食其不废吹灰之力便说动了韩王,同意出借太宰张良以换取刘邦的武力支持。刘邦也说话算话,一月之间连下颖川十数座小城,都拱手让给了韩王,最多也只是顺手取些粮秣以作补充而已。    当然,这些在颖川的军事行动也并非仅仅为了换取一个张良,刘邦其实是在为下一步的西进作打算。    他的目标是——洛阳。    在这个时代,河南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素来都是大秦中央政权的直辖区域,因其在中国古九州的中心豫州,故而又有“中州”、“中原”之称。古人说“逐鹿中原”,指的就是这里。天下大乱之时,不管是哪股势力,只要占了河洛一带,那么夺取天下也就多了三分的把握。    而洛阳位于河南的核心,东有成皋,西有肴函渑池,背靠黄河,前临伊、雒二水,地理形势坚固易守,是个建都的好地方。当年周平王便是迁都这里(洛邑),才开创了东周列国数百年的历史。洛阳的交通极其发达,不但是大秦全国交通路网的重要节点,更是内河槽运的重镇。洛水之上,大船万艘,转槽相过,也是当时洛阳的一道胜景。    当时刘邦的军队已经在洛阳城外扎营了十多天。洛阳乃是中原重镇,驻兵极多,强攻数日也未见成果。守城将领又极其谨慎,从不轻易出城邀战,只是一味的坚守,倒让人一时无处下口。    刘邦处于两难之中。他必须再次做出选择,要么弃洛阳不顾,直扑函谷关,但这样的话,有可能受阻于函谷关下腹背受敌。要么继续攻打洛阳,但这显然已经行不通,洛阳之敌相当顽固,就算能打得下来,也至少得花数月的时间。当然还有最有一个选择,就是放弃函谷关,改走武关。    改走武关,其实就是改走当年宋留的道路,取道南阳西进武关,再北取咸阳。但这条路目前看上去也毫无胜算,南阳的秦军一直未经战阵,养精蓄锐已久,而且听说其主将还可能是大秦悍将桓齮。若南阳不克,那么可就再也无路可进关中了。这只军队只怕也要如当年宋留一样,以溃灭告终。    军事会议连开了数日,依张良的意思,是南下攻取南阳,因为南阳守备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而且桓齮虽然悍勇,却是个有勇无谋的人,未必不能以计胜之。但走武关的风险也一眼可知,所以刘邦一时踌躇不能定,叹了一声,道:“子房,容我再想一日。”张良也知他为难,便也没有多说。    ---------------------------------    在所有人中,我的心情可能是最平静的,因为知道了一个大致的历史走向,知道刘邦最终还是会先入咸阳,便是我不插手,他也会像走狗屎运一般的顺利,所以根本就没在这上面动过脑子。    这时正是春播小麦获的季节。小麦的亩产很低,但口感比粟米要好,卖得价格也比粟米贵得多,所以只有在洛阳等气候既合适,且又繁华的大邑四周会零星见有麦田。只是如今我军围于洛阳城外,当地农人都逃散一空,不少小麦仅收割了一半便扔在田里。我便令士卒将麦穗收割回来,摔打脱粒,又用石磨磨成粉。浪费粮食是可耻的,何况是在这个大部分人吃不饱的时代。    一边看着士卒做事,一边又想着,若有未来的那种高产田多好,每亩能出八百上千斤的粮食,一个人干活就能喂饱二三十人,大大的解放了劳动力。不像现在,一个农人一年所获,除去自食以外,最多能养活二、三人。结果每当战乱,必然饥荒,饿死之人遍野皆是,易子相食的情景也不鲜见。    可惜我在那个时代只是个城市生物,这个时代也没下田干过一天活,若不是已到了小麦的收获季节,只怕连麦苗和野草都分不清楚,更何谈什么粮食高产技术了。    正在发呆,忽听得一阵马蹄之声,数骑人马从我身边飞驰而去,扬起了一路烟尘。    站在一边护卫的审食其目视着他们的背影,道:“是赵国人。”    “你怎么知道?”我有些诧异。那几人并未顶盔戴甲,服饰之上也无明显的特征,审食其怎么一眼便认了出来。    “今天早上有两万赵军在我军右侧扎营,我令人前去打探过,领军将军是赵将司马卬。这几人既不是当地农人,也不是我军士卒,想必是那位司马将军派来拜见侯爷的。”    审食其猜得没错,那几人确实是赵国将军司马卬派来的使者,欲与刘邦相约共同攻克洛阳,同进关中。听了这个消息,我不禁摇了摇头,心道:巨鹿之围不过刚解,赵歇就欲渡河西进关中,急着想啃下咸阳这块大肥肉,这心也未必太贪了些。    但是司马卬率兵到来让刘邦的心又活泛起来。不知道为什么,刘邦虽然是第一次来洛阳,甚至至今还没有进城,也不过是率兵围着城转过几圈,洛水之畔策马奔过几趟,居然就那么的喜欢上了这里。喜欢实在是没有道理可言的,所以一听到又有拿下洛阳的可能,顿时精神大振,又开始研究起攻占洛阳的方案起来。    洛阳城高,强行攻城是不行的,不是没试过,士卒的伤亡率实在是让人吃不消,估计如果真是硬打下来,刘邦这支队伍也差不多报销了,那么唯一的法子就是引其出城野战,利用人数之利击溃秦军。于是刘邦率军撤营诈退,唯留司马卬两万孤军于城外。秦军果然中计,城中守将率四万士卒杀出城外,欲乘赵军势孤吞掉这只队伍。待秦赵双方杀成一团时,刘邦再率兵返回,攻击秦军的野战部队。    但是刘邦没有算计到的是,赵军居然那么不堪一击。待他杀回洛阳城下的时候,司马卬的队伍竟撑不到他的到来,便已经被秦军杀得完全溃散了,而秦军则士气极盛,顺势又向返回的西征军冲杀了过来。反而把刘邦杀了个措手不及。想想也是,赵国巨鹿之围刚解不久,哪里有什么实力西征,司马卬的两万人马也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可能都没有怎么经过训练,被如狼似虎的秦军这么一冲杀,哪还有不败的。    局势有些不太妙,刘邦没想到守城守得滴水不漏的秦军一旦野战,居然也这么凶狠,而西征军来回跑了这么一趟,士卒们都有些疲累,被赵国的残兵以及秦军这么一阵乱杀,阵脚大乱,败像已显。    张良驱马来到了刘邦身边,低声道:“沛公,洛阳之事已不可为,还是撤兵吧。”    刘邦沉默了一会儿,眼见着战场之上确实是撑不下去了,再坚持也只是徒增伤亡而已,只得叹了一口气,摆了摆手,黯然道:“鸣金收兵。”然后拨转马头而去,走了十几步,又回头向着洛阳城那高高的城墙深深的望了一眼,这才扭头策马而去。    刘邦的眼神中有种浓浓的欲望和无法得偿的郁怒,我实在不理解他对何对这座洛阳城如此执着,忽而想起历史上的西汉最初也是定都洛阳,后来才迁往了长安。难道他数年之后决定以洛阳为都竟是种因于此?我不禁摇摇头,发觉刘邦身上还有很多东西我并不能完全理解。    我其实并不像自己所认为的那样了解刘邦。    -------------------------------    这一退便退到了阳城。    初到阳城的那夜,刘邦亲到张良帐中,两人秉烛夜谈,直到东方发白。    说起来,与司马卬合作攻打洛阳城之事,张良曾隐约的表示过反对,他始终坚持改道南阳取武关方为上策。但刘邦当时不知是鬼迷了心窍还是什么,竟没有听张良的劝告,坚持和秦军干了一仗,结果大败而回。想必在退往阳城的路上,刘邦是痛定思痛,这才开始真正从心底里接受张良在战略上的指导。    历史上,张良与他亦师亦友的关系竟然就是从洛阳之败开始的。    ------------------------    推荐各位书友一本架空好书,浮竹的《鬼子六大传》,书号67106。不好看来骂我。

八九章 密使

汗~刚才发错了,把明天的发到今天来了,刚刚才发现,道歉道歉。    ------------------    此后,刘邦对张良言听计从,在阳城整兵十数日后,即全军南下,与南阳守将桓齮战于犨东。这次刘邦总算打了个胜仗,逼得桓齮退入宛城,坚守不出。宛城并不是什么名城,也没有多少战略价值,刘邦便欲放弃宛城急速西行,直扑武关。    “沛公,武关天险,未必便能一鼓而克。若被阻于武关之下,而宛城之敌又从后而来,前后夹击之下,我军危矣。”张良温言道。    “先生的意思是?”刘邦问道。    “宛城也属韩国故地,良有南阳郡太守舍人陈恢有旧。我军可先以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