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史书记载,918事变,日方兵力不过两万。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在关内还有近十万人。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张少帅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自英勇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为什么不抵抗,因为老将的命令。
如果按照历史展,苏灿很可能面临着三人之力,领导那部分自告奋勇的大约几十人东北守军,战斗日方千军万马!
果然,不一会张翰青就回来了,因为他接到了老将的电话:“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苏灿也没隐瞒,把燕尾服破译的电报给张翰青看了,看到“对付张翰青,都用不到真剑,只要用竹刀挥舞一下,就能把他击退。”那句,张翰青显然怒了,也没追问文件的来历和真假,立即急招张作象和杨宇亭少帅府议事厅商议。
当然了,南京方面的命令张翰青并没有隐瞒。因此,这件事张作象和杨宇亭都表示要听南京方面的,保存实力不抵抗,甚至放弃奉天府。
张作象向来是保守派,当初中东路事件,他就说,“收回中东路是好事,可是这事非同小可。进兵接收,势必要打仗,我看用全国力量对付苏联,也未必能打胜,只凭东北军去打苏联能行吗?恐怕收不回中东路,反而惹出麻烦,也要防止日本人乘机捣乱。”
所以这次他又说:“还是服从南京方面,保存实力为上策。”
杨宇亭主战,喜欢建功立业,说少帅若是坚持,倒也可以打一打。
作为一个外人,苏灿也参与了讨论,他的态度很坚决。
“少帅,军令如山,既然南京方面要你不抵抗,那你也没办法。不过南京方面管不了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会给日方一点颜色看看。”
张翰青有些汗颜,更多的是震惊,不过他还是选择暂时听老将的话,“贤弟,你莫不是玩笑吧。战争可不是帮会火并,那可是上万人的战斗啊。”
张作象暗自冷笑,杨宇亭也是觉得好笑,觉得苏灿幼稚。
“我只有一个要求,借兵一个连,也就是12o人。”苏灿说得很认真。
“12o人跟日本人打?”杨宇亭道。
沉思片刻,张翰青道:“一个连的兵力对我东北军来说,九牛之一毛,不用借,我可以送给你,不过他们听不听你的话,那是另外一回事。”
又沉思片刻,张翰青对杨宇亭道:“37团的,叫他们去训练场集合,让贤弟亲自挑选12o人。这12o人,脱离东北军,不再是我东北军的编制,同时每人放1oo大洋的安置费。”
苏灿深深鞠躬。
当夜,少帅府军事训练基地拉起了警报,37团三更半夜操场集合,灯火通明。大家听到了爆炸声,知道可能要打仗了。
结果不是。
一个很帅气的两个年轻人在挑选兵王似得在挑选人?
苏灿很快挑选出了12o人。
不得不说苏灿和燕尾服都很会挑人,这些人一看大部分就是热血青年,而且有爱国主义情怀的感觉。
“此12o人从此脱离我东北军,听从这位苏将军的,愿意跟他走的每人领取1oo大洋,不愿意的站出来。”张翰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