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妃选定,正好皇上凯旋归期以定,皇后把婚期订在了皇上回朝的第三天,所以这些天宫里宫外忙的人扬马翻。
皇后忙着给爱儿娶亲,所有的朝事都归回到了耶律倍手里。因为李胡的关系,芸夕也不愿再待宫中,耶律倍更是不愿李胡那色迷迷的眼睛盯着爱妻,索性让她在家闲乐。
又到初七“偷放日”了,入乡随俗的芸夕放假让大家去玩,吕不古和阮儿要去逛庙会,这几天佛教越兴越盛,庙会也越来越热闹,便拉着芸夕让她也去:“芸母妃,别在家待着了,多闷的慌啊!跟我们到庙会去逛逛吧,可热闹了!母妃好久都没出去散散心了,走吧,走吧!”
吕不古抱着芸夕的胳膊不放,一边给小阿娄使眼色。
“呵呵,好吧!反正我们也没事,就去逛逛,去叫你怜姨她们准备一下,这就走!”
芸夕也很久没出去散心了,原本是倍答应要陪他们去的,可近日朝中为迎接皇上归来,忙的不得开交,所以只能自己带着孩子们去了。
“耶!呵呵,母妃最好了,阿娄亲亲!”
小阿娄第一个跳起来,姐姐和哥哥都不带他,只有母妃出去自己才能跟着,所以抱着芸夕在她脸上乱亲一顿,把口水糊了她一脸:“呀,我的小坏蛋,这脸还能出门嘛!嗯,呵呵…………”
芸夕极溺爱的捏了捏他的小脸蛋,又去挠他的小痒痒肉,小阿娄咯咯地直笑,口水再次流在芸夕脖肩膀上,惹的大家全笑了起来。
第五卷 第十四章 庙会风波
第十四章 庙会风波
孔庙,当初是因耶律倍提议而修建,契丹建国初期,阿保机一心崇尊汉学,也想学习中原汉人立个信仰来祭祀,便问侍奉自己左右的大臣道:“受命之君,应该侍奉上天,敬仰神灵。立了大功、拥有崇高道德的人,朕想祭祀他,谁应该排在最先?”
当是契丹朝臣中已经有很多汉大臣,有些契丹人也知道中原汉人崇奉佛教,都说应该是佛排在最先。
阿保机却摇头道:“佛教不是汉人本土的宗教,不值得我们祭祀。”
这时,年仅十七岁的耶律倍听罢出班建议道:“孔子是万世所尊崇的大圣人,应该排在最先。”
阿保机闻言大喜,立即下诏建孔庙,并让皇太子耶律倍在每年春、秋两季率领百官祭奠孔子。后又应众臣所奏建立了佛寺,道观。
历经时间的推移,汉文化越来越渗透在契丹文化里,庙会从早期的隆重祭祀活动,逐渐融入了中原的民俗民风,演变成今日的庙会。
而这上京城内不管是孔庙、还是佛寺道观的庙会,但最兴旺的要数双塔寺,虽然年前发生了方丈被杀事件,却仍未能影响到善男信女们的礼拜敬佛之心。
从大年初五开始,双塔寺的庙会已经是人潮如涌了,四里八乡的人,不论是汉人还是契丹人,都抢着到庙是烧头一炷香,祈求佛祖保佑这一年平安顺利。
庙会上,诸般杂耍,吃、穿、用、玩应有尽有。
竟是如同身处中原一般,有舞狮、高跷、秧歌、旱船、竹马、龙灯、台阁和背阁、抬老四、顶灯、大头舞、挂花灯等娱乐活动。
唢呐吹,锣鼓响,连空气都是热闹的,一时间,锣鼓喧天,人声鼎沸,震耳欲聋。形成一道十分亮丽的中原文化景观。
更有商贩赶集,地摊上摆着长命锁、玉如意、宝葫芦、香袋、避邪剑、生肖石等,要什么有什么。
看着这热闹的景象,竟让芸夕心中生出许多感慨来,一下子思绪就跑回异时空的未来去了。曾记何时,自己陪着妈妈去逛庙会,也是像吕不古这样挽着妈妈的胳膊,边说边笑,幸福快乐,如今自己也为人母,心境却和从前大不一样了。
“小姐,这里的庙会和咱们涿州的庙会都差不多了!可比前几年热闹多了。”
连怜儿都有了这种感觉,看来如今老百姓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汉文化也更加渗透到契丹人的生活中去了。
拜过佛祖后,吕不古要去看汉人演的戏,阮儿要去看杂耍,小阿娄要吃冰糖葫芦,却都要芸夕陪着去,惹的大家笑个不停,芸夕抱起小阿娄道:“呵呵,吕不古,我们先给阿娄去买吃的,顺带去看杂耍,走累了再去素敬斋吃佛宴,坐下好好的看大戏,行吧?”
“咯咯,说来说去,芸母妃还是把我排在最后啊!不嘛,从阿娄回来后,芸母妃都不再喜欢吕不古了,我不依!”
小姑娘撒娇,嘴上在埋怨,可那双美丽如海洋般的眼睛里全是俏皮的笑意。
“呵呵,瞧瞧,都快成大姑娘了,还撒娇耍赖的,看让人笑话不?”
芸夕溺爱的揉揉她的头发,笑着打趣道。
“姐姐,你可是我们的姐姐,让让弟弟不是应该的吗?”
谁知小阿娄抬起头,一本正经的质问道。
“哈哈哈…………二世子真是聪明的紧呦,呵呵……”
大家听了一通好笑,怜儿连夸阿娄聪明,小家伙听了那小脑袋抬的高高,得意的很呢!
“小鬼头,当小的不是应该听姐姐的话嘛,为何你这般特殊啊?”
吕不古又是笑又是恼,捏着阿娄的小脸蛋故意逗他。
“呀,母妃痛痛,姐姐坏坏,我们不理她,去吃冰糖葫芦去,偏不看戏,你能奈我何?”
可爱的小阿娄,头一偏回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