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接过那张纸看了看,轻轻叹道:“还挺奇怪!他会不会是瞎蒙了其他题,最后书面表达蒙不出来就不写了?”
“我也这么怀疑过,但他前面选择题正确率很高的。”
文竹试探着问:“那是抄别人的?”
“哈哈哈要不咱们怎么是姐妹呢?”叶如乐不可支,道,“我之前也怀疑过,然后有一次随堂测我专门盯了他一场考试,结果人家真没有。而且他英语口语不错的。”
最后叶如给出了结论,“所以,他就是单纯地学习态度不好。”
“高三了还这样,他不想考大学吗?”文竹问。
“这我就不知道了,我跟他聊过两次,但被他岔过去了。毕竟学生的思想工作还有生活作风这些是班主任的活,我也没立场干涉太多。”
“对。”文竹附和,“像你这样做一个轻松快乐的学科老师也挺好的。”
“是吧?我也觉得。”叶如道,“不过快乐是挺快乐的,轻松是真不轻松。”
她叹了口气,继续批改书面表达。
文竹看了眼时间,才发现两人聊天耗去了大把光阴。
她看看慌慌张张的叶子,又看了看成堆的答题纸,问:“还有红笔吗?我帮你一起吧。”
叶如转头看着文竹,眼神从迟疑到雀跃,拍了下脑袋道,“看你背相机看久了,差点忘了你的专业了!我去房间找找笔!”
叶如欢呼着起身。
-
高中时候的文竹和叶如并不同班,但这并不妨碍她们在课间或是兴之所起的时刻楼上楼下地串门看看彼此。
下午最后一节课和晚自习之间有大段大段的时间,她们偶尔会约着一起去食堂边吃饭边聊天,或是干脆不吃饭只聊天。
后来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两人选了不同城市不同学校的相同专业,所以即使异地异校,她们却共享同样的学习轨迹。从专四,到专八,她们靠小小的视频窗口,分享过许许多多的苦与乐。
叶如的学校是师范类学校,她从上大学第一天开始就确定了以后的工作方向与人生轨迹;而文竹的人生轨迹是什么时候开始确定的呢?大概是在遇见林屿的那一天吧。
-
“找到啦!”叶如的声音打断了文竹的思绪。
她笑着接过叶如递来的笔,叶如笑着分给文竹一摞纸。
两人坐在地毯上,就着茶几的高度各自忙碌,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这时候突然觉得,赵曜这样的学生也挺体贴人的。”叶如说着,用红笔在赵曜答题纸上大大地画了一个“0”分,“他的字倒是写得挺好看。”
文竹瞥了眼赵曜的名字,深以为然。但她没有接话,至于原因,她自己也说不上来。
“我今天跟拍的新娘是咱们镇上的。”文竹换了个话题。
“这么巧?叫什么啊?说不定我还认识。”
文竹说了姓名。
叶如摇摇头,“不认识。不过名字有点熟。”
文竹说安河就这么点人,“七弯八绕肯定能牵上线。”
“这倒也是,不是有个什么六人定律嘛。”
“嗯?”文竹一边批阅,一边予以回应。
简单来说,就是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真的嘛?这么神奇。”
“大差不差吧。”叶如神情愉快,“我们科代表这篇小作文写得真好,送她一个小心心。”
看着叶如在分数旁画的小爱心,文竹拿回刚批改完的答题纸,微笑着,在油渍外围画上了一朵小红花。
夜幕沉沉,一轮凸月悬于中天,照着一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