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从来没觉得卫三心眼这么多,简直800个心眼子不能再少了。◎
谁能想到至今还在看小人书的卫景川就这样位列从五品的京官之列了呢。
卫景平只觉得梦幻。
一些顽固的老臣从方才的浑沌之中清醒过来,开始激愤地反对:“陛下,我朝一直以来都是科举选士,陛下看在卫大人的面子上已经破例赏赐了卫景川鸿胪寺署丞的官职,本就对士子不公,如今才三个来月的时间,陛下一步拔擢他为鸿胪寺少卿,极大地寒了士子们的心啊……”
看看另一位鸿胪寺少卿杜正宸,正经的科举进士出身,年三十七岁才选官到这个位子上,与他相比,卫景川有什么?
云骁帝:“市舶司出海,少不了卫少卿的功劳。”
卫景川这一趟回来,府库又不知要进账多少银两了。
还有前年平定秦似的叛乱,卫景川也没少出力,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而其他一些鸿胪寺官吏,不能说没用,只能说完全没用处,纯纯是个摆设。
还得朝廷花银子出俸禄养着。
一提功劳,方才言辞慷慨的大臣泄了一半底气:“陛下,市舶使江大人,还有通判谢大人,才是此次商船出海劳苦功高的臣子啊。”
云骁帝沉了脸道:“江、谢两位大人,朕自有赏赐。”
他不太高兴了。为什么呢,市舶使江扬今年才从龙城府调任过来,而谢映今年年底才在翰林院挂名满三年,他们两个的官职已动无可动,总不能给卫景川加官进爵,就非得带上他们吧。
工部尚书陈家川说道:“之前听卫大人说出海的商船,有种大船,工部近来还算清闲。”
卫景平心中暗暗发笑:他得了记里马车的便利,想给工部再揽一份大活儿。
云骁帝却说道:“昨个儿钦天监李大人说今冬到明年开春或许会有大旱,还有今年秋季的税赋马上要开始征收了,陈爱卿啊,你该多多在农田水利上花心思才对。”
他心道:看见市舶司得一次利就眼馋了,那可不行,天下的根本还是农耕。
陈家川连声道:“是,陛下。”
既然云骁帝率先提出了“秋赋”,一连数日想破脑袋的十来位大臣们总算把多次碰头讨论之后,差强人意的方案拿了出来人丁税摊入田赋征收,也就是说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以后没有这一项税赋了,田赋和人丁合一,以后的“秋赋”就只有田赋一项,让各府查清楚治下的田地亩数,按照亩数均摊税赋,等于人丁税转移到了田地上。
明面的账上,还是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但他们也为多余的人丁,就是富裕劳动力找了个出路,让各府、州、县放松对县内来往居住人员身份文书的控制,各地农民可以自由迁徙,比如甘州府近年新增的人口数最多,耕田亩数还是那些,那么摊到府内农民头上的税赋就多了,再如龙城府,虽然人丁数在增多,但是开垦的田地亩数更多,摊丁下来,税赋还少了,甘州府的农民不干,那么他们可以迁徙到龙城府去,这是举个极端的例子,一般来说,倘若相邻两省的税赋率相差较大,农户才有可能迁徙过去垦田,这样,就能向朝廷缴纳更少的税了。
这是其中的一个办法,可是很多人不愿意背井离乡到别处耕田,于是卫景平照抄后世“摊丁入亩”,给出了另外一条路子:一户农家的人口可以脱离农业,从事手工业,或者到府衙的产业里务工,经审核后减少该府的人丁数,使得摊在田亩上的税赋减少,这是第二种路子。
像太仓府有刘家港便利的,府内的青壮年劳动力可以到码头给停泊进港的商船做活儿,也不失为好的路子。
云骁帝看到这样的方案后,斟酌许久,心中没底儿,他就各种疑惑和他们商量半天,最后才说道:“杜爱卿,便这样颁布新税赋的收缴之法吧。”
得了旨意,杜锦成暂时踏实了,他遵照皇帝的旨意颁布法令实施本朝的摊丁入亩。
……
九月底的一天,市舶司带着从海外采买回来的珍稀货物用马车运往京城,头一次出海的所得,还是要给云骁帝过目的,装载满满的马车由江扬在前面骑着马进京,卫景川和谢映则在后面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