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本地的风味是比较偏清淡的,而酱香鸭却是浓油赤酱的重口味。
这是独属于流民的手艺,是流民带来江南本地的风味。
“也在相看了,先把你二哥的亲事办妥。”老徐叔乐呵呵的搓了搓手:“我先进去拿对联了。”
“去吧,去吧!”王珺乐呵呵的也农民揣。
老徐叔进去之后,温润给写了对联和福字:“成亲的是,跟我说一声,我给写个喜庆的对联儿和大红喜字。”
“那是肯定的,肯定的啊!”老徐叔现在可是很高兴的,小孙子上了私塾小班儿,二儿子相看了好人家,那亲家对女儿能嫁入莲花坳这块宝地,十分的赞同。
至于三儿子,小子才十八岁,还来得及,慢慢相看人家。
家里的两个姑娘,也得好好的养着,以后出嫁了,也要挑个好人家才行。
送走了老徐叔,后头还有人来,老金家的金大哥过来,也是求对联福字。
忙活了一小天儿,总算是忙活好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好么,餐桌上特别丰富。
“这都是大家伙儿送来的美味佳肴!”陈强家的笑着道:“凑了凑,拼了好几个拼盘,大家动筷子吧。”
“这可真是有趣。”温润都被逗笑了。
洗脸盆子那么大的盘子里,放了很多的菜品,每一样只有一点,但是很多拼在一起,就成了个大拼盘儿。
一凉一热,还有一份鸡蛋汤。
“以前大家吃的菜,都是蔬菜多,现在是肉类多。”王珺夹了一筷子酱香鸭:“老徐婶子的手艺呢,很难吃到。”
这一桌的菜,其实就是一凉一热。
凉菜拼盘里,猪头肉,猪耳朵,猪巧舌,酱香鸭,白斩鸡,烧鹅……。
热菜拼盘里,其实就是一锅大杂烩,只不过都是热菜,但也都是东坡肉,红烧排骨这样的荤菜。
“证明大家的日子好过了。”温润也夹了一块过油肉:“这一看就是前头老刘大娘的手艺,她就爱这种大油大肉的东西。”
“以前听人说,老刘大娘是吃苦吃多了,现在日子好过了,就爱给家里人做这些东西,证明他们家的日子好啦。”王珺告诉温润:“不止是他们家,还有隔壁的杨大叔家里,因为杨木跟我嘀咕,说他娘做饭,越来越大手大脚了,恨不得用油炒米饭。”
“呵呵……大家日子好过了,才会这么大方。”温润笑呵呵的给王珺盛了一碗汤:“幸好啊,咱们家不要那么多油水。”
因为这些菜都是肉类,且油大。
故而在菜底下放了梅干菜、干黄花和焯了水的干蘑菇,这些菜的油水,沁了足够多的油水,这些干菜也成了一道难得的美味佳肴。
且不那么油腻。
温润最喜欢吃这样的菜了,尤其是泡在菜汤里头的绿豆粉丝,撒上一点蒜泥,简直吃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