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长安城的杨氏封地一样,无论在哪里安家落户,杨川最先动手干的,就弄一个地下仓库,同时,给自己挖几条应急逃生通道;
小人物,自有小人物的心思,他可不愿意将自己的一条小命,寄托在别人的保护之上,事实证明,史上就有不少皇帝躲在深宫里,在大内侍卫的保护下,还不是被人砍掉了脑袋?
所以啊,为了活命,他乐此不疲。
至于他挖地道以外的时间,其实更多的还是与阿书、阿浪等半大小子在一起,指导他们如何将木头纤维、丝麻等泡制成木浆,然后,再将那些木浆特殊处理后,制作成一张张宣纸。
制作宣纸的技术还不太成熟,所以,纸张的韧度、纯度等都不太够,在后世,最多就比毛边纸好一些。
但是,即便如此,已然算是汉帝国品质最高的纸张,譬如杨川庄子上的绝大多数纸张,都卖给了内府、丞相府和一些狗大户家,成为他们炫耀的值钱物件之一。
同时,他还让东方朔干了一件事情:刻写了两三千个常见字的泥模,而后,让堂邑父和半大小子们想办法,浇筑出几套‘铜版字模’;为了增加这一套铜版字模的卖相和神秘度,杨川还拿出几斤金子,让那帮臭小子想办法重新熔铸成一种比黄金还要漂亮的‘真黄金’。
刚开始,东方朔不知道杨川想干什么,刻字的时候,还多少有些小情绪。
结果。
当他看到,杨川将那些黄金、黄铜和几样奇怪的金属熔炼后,铸造出一颗颗单独的‘字模’,并尝试着‘排列组合’时,这个心地良善的读书人终于恍然大悟:“杨川公子,你这是想要断了有些读书人的根基啊?”
东方朔这家伙,一张嘴真的被开过光,随便一句话就能戳中要害。
杨川奇怪的观察一番东方朔的嘴巴,笑问一句:“东方朔,你这话什么意思?”
东方朔激动的满脸通红,使劲搓着双手,嘿嘿笑道:“有些名气很大的读书人,其实没什么本事,可扛不住人家家里的几屋子藏书啊,想当初,我东方朔为了读书,拜了好多读书人为师。
你这一套字模弄出来,再加上你杨氏的宣纸,想要一本书,还不是干干丹丹?
只不过,如此一来,有些个读书人的地位自然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可不就断了他们的根基?”
杨川拍一拍东方朔的肩膀,没有挑出他这番话里的逻辑错误,而是温言鼓励:“那些狗日的不肯来朔方郡教书,老子多印一些书,看看有没有人来读,哈哈哈。”
东方朔也哈哈大笑。
他却不知道,杨川的心思,其实更加深刻一些,他不仅要断了有些读书人的根基,还想断了一些学派的根基……
不过,这一念头太过歹毒,他自然不能说出来。
“杨川公子,咱们拓印的第一卷书是哪一本?”东方朔兴奋的不行,都开始抓耳挠腮了。
杨川笑问:“你觉得先拓印哪一本?”
东方朔沉吟几声,试探着问道:“要不、连山?或者,归藏也可以……不不,还是周易吧!”
杨川点头:“好,就先给咱们拓印三千本周易。”
东方朔吃了一惊,忍不住脚下一个趔趄,结结巴巴的问道:“要拓印……三千本?”
杨川叹一口气,道:“没办法,手头的材料和人手有限,生产出来的宣纸赶不上需要,就先印个三千本吧,本侯问过司马迁,眼下朔方郡的第一批能上学的孩童,也就两三千人,先给他们每人送一本周易。
易经嘛,百经之首,想想也不是很寒碜;
对了,本侯需要的周易,要那种最简单的本子,别特娘的整一本别人看球不懂的,这一点你可得做到……”
东方朔一屁股坐倒在地,一张脸都有些隐隐发白,口中喃喃低语:“三千本周易,价值三万金啊……”
杨川哈哈大笑,转头对一名半大小子吩咐一声:“周易的排版,就让东方朔先生自己去折腾,你们几个,先给咱们把初等算术、农桑辑要、百家姓、千字文和家禽养殖几本书排出来。”
“每一样,先印上三千册就行了。”
“这叫什么?这便是、印自己的书,让那些读书人都哭去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