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暗叹若哥儿果然还是太良善,竟没怀疑过若他是在做戏说谎怎么办,可他爱的也正是若哥儿这点,连对权势的渴望都坦坦荡荡。
“正好有一桩事我要告诉你,当初在背后撺掇陌氏兄妹下毒的人有了眉目,应该很快会有结果,其实当年我便查出了些线索,其中牵连到寿丰大长公主,父皇看重皇家脸面,必会遮掩,我只能暂且收手,如今不用顾忌,我便叫人重新去查,也给你和南宫若谷一起讨个公道。”
“谢殿下。”南若目光一亮,其实他当年仗着剧情心有猜测,只后来剧情崩得不像样子,叫他又不确定起来,他本就打算尘埃落定后仔细查一查,如今太子愿意接手,再好不过。
吃完早饭两人没再逗留,各自分开,前头还有许多事情等着他们,忙里偷得这一会儿闲已经足够了,来日方长。
南若继续回紫宸殿扮演自己的忠臣,还不到撕破脸的时候。
隔日一大早,他拿着制好的圣旨去上朝。
宫变过后的第一次早朝,官员们还心有余悸,领头羊容相不在,曾经忠于永昭帝的几个大臣也死的死伤的伤,除了一朝翻身的东宫属官,几乎没人敢在这个时候贸然发声,一个个低头垂目。
除了个别心思活跃心有计较的,大都对南若和太子的“针锋相对”视若罔闻,明哲保身不愿掺和其中,看来前夜的厮杀给他们留下了不小的阴影。
从这一日起,朝堂分割两半,皇帝养病,太子监国,容相闭门不出,手握兵符的新任銮仪卫指挥使权势加身,代替皇帝与东宫搭起了擂台。
两方稳坐上位,等着跳出来登台的朝臣们。
一时间京城暗潮涌动。
第一零七章忙碌
一零七
刚刚才发生了政变,朝臣们还没有傻到这么快就冒头,南若和太子先处理衡王谋反一事。
谋反属十恶之首,罪无可赦,衡王虽死,但衡王府里还有一大家子活着,衡王姬妾诸多,共九子六女,前四子皆是嫡子,长子次子都参与了此次谋反,带头闯入御苑的就是他们,已经被禁军擒获,三子四子则留在封地岳州,夏侯沛有明确证据他们也参与了谋划。
太子在“请示”过永昭帝后,下旨处死衡王四个嫡子,五个庶子除了被皇帝金口玉言赦免的夏侯沛外,全部贬为庶人发配琼州岛,包括四个嫡子的儿孙,此生不得出岛,后院女眷要么和离归家,要么随夫发配,要么去道观庙宇,已经外嫁的女儿不牵扯其中,未嫁的一道发配。
而参与谋反的其他人就没有这般好运,一律夷三族,斩立决,女眷送入教坊。
一时间血流成河,斩首特意放在人口密集的集市中,叫人人知晓谋反的下场,据说地砖上的血迹整整一月都没有消去。
抓捕和查抄衡王府一事则由东宫与镇府司联合派兵前往,南若一番思索,派去了邵怀亭和金龙。
这些年他一直在培养自己的人手,尤其当上镇抚后,将一直跟着他的魏思远徐心泉等人提拔到了身边,魏思远有勇,徐心泉有谋,是极好的帮手,但两人出身勋贵,背后家族串联着千丝万缕,他可以用,却不能全信。
倒是邵怀亭当年因上官子辰倒台受了牵连,最后只能投靠他,邵家只是普通人家,如今全靠邵怀亭支撑,他也机灵,这些年颇有长进,算是南若的死忠。
再有便是他的家兵,在永昭帝眼皮底下他不敢明着大肆培养,除了顾渔与金龙,其他只当小厮随从使唤。
顾渔聪敏,也无家世牵累,可到底说话不便,放他去外头怕出了事,还是留在身边放心些,只能派金龙去,当然金龙也不差,这些年南若有悉心教导他,看似面憨实际心中有数。
对邵怀亭和金龙,南若有详细的未来规划,这一次派他们去也算是历练,只希望两人不要让他失望。
除此外还顺路叫他们捎上了老三和老五,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虽说老三老五不用考科举,可总是待在京城舒适圈,如何能有长进,趁着这个机会,南若叫他们去一趟,一边视察南宫家在岳州的铺子,一边帮他做一个调研。
岳州靠海,这是郑繁会选择和衡王联手的原因之一。
历史印证了“向海而兴,背海而衰,禁海几亡,开海则强”,虽然郑繁带来了海贸,可并没有正规化,出海的船队基本都被朝廷和勋贵们把持,垄断且散漫,她也再没有对海上提出过任何见解,南若猜她一方面是为了遮掩自己的海军,一方面也是存着等她自己上位借此增加政绩的心思。
还有许多无疾而终的发明和政见,她不可能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却再无声息。
经过十多年红薯土豆玉米的不断增产,大燕人口激增,资本的萌芽也已经开始冒头,江南纺织业最为明显。
当繁华达到鼎盛,若找不到正确的路,便会如昙花一现般,由盛世转向衰败。
而大燕未来发展的路就在海上。
南若有心想要将海贸正规化发展起来,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叫老三老五去帮他观察一下沿海的现状,他们不是兵丁,容易与商户们打交道,探听来的消息也相对真实些。
渣爹对此举双手赞成,恨不能将老八老九也一起打包去,鉴于两人年纪还小,被南若驳回了,至于老二,要他离开南宫家大本营比杀了他还叫他难受,坚决不出远门,气得渣爹只骂他烂泥扶不上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