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由于拿捕和没收,而且也由于价格的过分的和突然的改变。因此,
在巴黎,来自巴西伯南布哥的棉花在1806 年是每磅值七法郎,在1807 年,
每磅值十五法郎,在1808 年,每磅值二十四法郎;在1810 年,每磅保持在
十二至十四法郎之间。在汉堡,1808 年年初,一袋棉花的标价是七十五盾,
在年中是二百六十盾,在年底,是一百七十五盾;在伦敦,价格摆动稍微小
一点,但仍给投机活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汉堡,帕里什的父亲在1800
年已经慨叹定期的投机活动的风尚吸引了商人:这种风尚最后占了优势。在
英国,人们对一切商品进行投机买卖,并为这一目的而组成了一些公司。
在大陆上,人们主要是对殖民地产品感兴趣;在法国,人们在大城市里
可以找到这种机会;然而,到达法国各大城市的商品较为稀少,人们在阿姆
斯特丹或在汉撒各城市则更活跃得多;巴黎的银行在那些地方进行了大量投
资,他们或者是为了自己,或者是为了他们的顾客;在1810 年,人们引证卡
沃咖啡馆①老板在安特卫普大量投资于殖民地消费品。正是交易所看涨的投机
商在进行操纵,他们总是玩弄手段,特别是捏造假消息;1807 年4 月,为了
要使棉花涨价,人们在巴黎散布说,英国封锁了里斯本。在荷兰,大银行为
了控制市场,便购买仓库的存货。在英国,政府不断地借款,其注意力也是
放在有价证券上。在这一方面,优势则是掌握在证券看跌的投机商手里;交
易所的经纪人更是不断地把英国统一公债贬值,因为银行家不肯——除了一
个例外——提供贷款给远期交易;这些银行家贷款给别人时收百分之五的最
高的合法利率,而他们自己借款时,条件却要好得多。英格兰银行通过戈德
史密斯银行来迎击这些投机商人。在巴黎,有价证券的投机活动远远没有达
到这样严重的程度,然而也没有被忽视,政治的不稳定引起了证券的剧烈波
动。当塔列朗主持外交时,他利用职权取得情报来进行投机买卖,大发横财。
莫利昂大臣竭力提高公债价格;但是卖空的投机商总是不断地证明拿破仑抨
击是有理由的。投机的风气侵入了商业和工业。英国市场出现过两次大景气:
一次是在1807 年和1808 年,当时波帕姆宣布英国攻占了布宜诺斯艾利斯,
同时人们也得知西班牙的属地已宣布费迪南七世为君主,从此就把英国当作
它们的盟国;另一次是在1810 年,当时法国最后的殖民地都被英国攻占了,
美国人又在欧洲出现。为了满足定货,工厂增加了,家庭手工业者由于租借
或者赊购织机而改进了工具。在法国、萨克森、瑞士,由于禁止英国的棉织
品,也引起了类似的后果;人们同样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其结果是雇用人员
的薪给工资大大地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使这些企业随时会受到危机的打击。
尽管以上的一些情况说明了为什么生产的投资高度活跃,但如果没有通
货膨胀和信贷膨胀,这种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