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甄家一家子忽略了甄铸以后,却说甄铸只牵了马,带上几十个家丁全副武装起来,就往江南大营而去,先去秘密集结起来自己甄家的人。
甄铸已想好了策略,那便是把千总以上的军官全部聚集起来设宴,然后自己带着自己的几千对甄家绝对忠诚的人马把他们给围住,强迫他们从自己“举大事”给自己“黄袍加身”并在准备好的“讨明檄文”上署名。
倘若是其中有不从的,那便直接在人群中就地杀掉立威。
然后再带兵进入南京城控制住各处城门和南京小朝廷的六部班子,“昭告天下”登基,然后兵发江南各处要地,尤其是要控制漕运,饿死那京城的狗皇帝。
江南大营离着南京也不算远,是一座规模巨大的水陆大营,中有水师三万,大小战船百余,步兵马兵共七万,号称十万大军,虽然这其中吃空饷的不少,不过无论如何也是一股巨大的军事力量,更有着存粮食无数,加之甄家靠着私盐搜集了家财无数,短时间也能靠着砸钱获得大量军队(不保证质量的情况下)
若是此处被甄铸给收服,朝廷还真的做不到派军队平定叛乱,不说主动“北伐”打到京城做官家,起码甄家依托大军割据江南不成问题。
。。。。。。。。
在校场旁议事儿的大厅之中,灯火明亮,杯盏交错,好酒好菜摆满了桌,在座的又都是军中豪汉子,也不讲究什么吃相,直接便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除去了少数几个高级军官,都是吃的满嘴流油。
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时,却有一个侍者端着烤的滋滋冒油的羊羔进来,大概的地有崎岖,摔了个狗啃泥,这般动静打断了热闹的宴席,有几个军官还对着那侍者破口大骂起来。
结果在这混乱之间,一群穿着铁甲手持倭刀和西洋短铳的的军士从周围一拥而入,围住了吃酒的众人,还有几个站到了甄铸身边,把他团团围住,保护起来。
“甄老哥?这是为何???”此处正在吃酒的军官直接懵了,用着震惊的眼神盯着甄铸,平常甄铸举行宴席相当的正常,他们已习惯了,没想到今日居然甄铸摆出来了一道“鸿门宴”来对付他们。
之后甄铸身边的亲兵拿出来了一卷布念到:“今圣上失德,暴明无道,致使天下大乱,我等今日起兵,救天下黎民于水火之中。。。。。。”
很显然,甄铸就是要造反!!!这篇檄文可以说是毫不掩饰了。
人群中作为监军的太监马公公怒骂道:“贼子休想!!!”说罢便要把手中金杯向着甄铸所处掷去,他身后的军士立马让他身首异处,硕大的脑袋砸在桌上狼藉的菜盘中,血水混着菜汤一并溅出。
“!!!!!”
马公公的身首异处让众人害怕了,毕竟这些年西北东北虽战事不断,但江南大营少有战事儿,倭寇犯边也是嘉靖年间的旧事儿了,这里的军官之类多半是大族送来镀金的,结果看这般情况,若是自己反抗多半也被马公公一般下场,所以都直接向着甄铸表起来了忠心,纷纷在《讨明檄文》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表示自己“从贼到底”了。
甚至还有几个阿谀奉承的好事儿者,不知道从哪里翻出来了一张拿来盖桌子的黄绢布批在了甄铸身上,下面将领们一看是这般情况,赶紧跪在地上山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你们这是害苦了我啊!“甄铸故作姿态的叹道,当然还是欣然接受了这样的大礼议。
大概沉浸了几息做皇帝的感觉后,甄铸向着手下这些”臣子们”下了命令,让最亲近的手下加速前往南京小朝廷,控制住六部官员,还有玄武湖的“黄册”档案库,然后有分几路军,派往镇江,姑苏等地,控制住运河重要节点和盐政衙门所在,今年的盐税此时肯定未运往京城,截留下来绝对可以填补不少“国库”用度来,绝对是不可放过的部分。
另外还派水军南下,沿着长江控制住整个江南。
果然不出甄铸的所料,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甄铸带着大兵打上了南京六部,在屠刀和短铳之下,这些人也从了他,也像刚刚那些被他摆了鸿门宴的那些武官们一样也是跪下山呼万岁,殉国什么的不存在的,目前还是春天,长江水还是很凉的。
在如此情况下甄铸就这样戏剧性的坐稳了“皇位”,甚至连正儿八经的龙袍都给穿上去了,举行了登基大典,定下国号为吴,还给家里的几个核心成员整来了亲王和郡王的服饰,就这样家里的大哥甄应嘉成了大吴的安亲王,其余几个同辈的兄弟成了郡王,自己的老娘也成了大吴的皇太后,自己的儿子甄松成了太子,投靠的最为积极地大儒钱谦益成了大吴丞相,南京城中六部其他官员依旧担任其职未有太大变化,依旧照旧例运行。
其他几路大吴大军也是异常顺利,很轻松的靠着江南的河网遍地靠着水师载陆师扫平了江南各处要地,苏州,镇江,松江,江阴,嘉定等江南重镇尽入手中,九江也被拿下,水师部署在在鄱阳湖一线守卫武昌府和南昌府可能到来的明军。
然后又向北进兵到了凤阳——淮安一线,就不再往北方进军,此时甄铸皇帝做的就是靠着这江南得到的钱税使劲的扩充军队了,先是补上了江南大营的全部空缺,又在淮安招募兵马又建设了一个十万人大营和建设防线要塞。
如此一来可以真的说是天下皆惊了!!!崇祯气的提着宝剑去了皇觉寺,想要手刃那甄太妃,不过最后想到杀了那老妖婆也没甚大用,又没法隔空杀了甄铸,无奈的把剑丢在了地上,然后紧急召开朝会商量对策。
而这时候忠顺亲王府内也是一片的混乱,因为亲王妃林沁要生了。。。。。。
喜欢红楼之假裙钗石头记()红楼之假裙钗石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