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儿子是戍边的军人,一年多前应征入伍,一直在漠北边陲效力……”
说到自己的儿子,老夫人就止不住的泪流。
她夫家姓牛,自年轻丧夫之后,就独自拉扯两女一儿讨生活。
好不容易盼着孩子长大成人,两个女儿都陆续嫁出去,她就想着给儿子也张罗完婚事,从此就了无心愿了。
谁知她才相看好一个姑娘,儿子却突然告诉她要应征入军了。
牛妈不放心儿子,在送行的路上送了一程又一程,最后儿子反复和她约定,一个月写一封家书不让她担心,牛妈才停住了脚步。
牛妈想不到,那时看到的儿子远离的背影,就成了永远。
儿子参军的头两个月,她的确收到了两封家书。
第一封,是报平安和简单诉说军营生活的,信简简单单,但是却大大的安了牛妈担忧的心。
第二封,就是儿子告诉母亲,他在军营中交到了不错的朋友。
他说,那个人的名字叫陈绍安,来自京城,长的英俊又潇洒。
儿子通篇都是兴奋,这样长相英俊又出自京城的贵公子都来从军,而且和他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他感觉很是自豪。
儿子军营生活过的不错,而且还交到了好朋友,牛妈也替儿子高兴。
不过那之后,她就再也没收到儿子的信。
她又焦灼的等了一阵。
直到后来,同县和儿子一同参军的,有陆续被军方送回战亡消息。
她才知道,漠北边陲与小股番兵交了战,双方互有损伤。
得知这个消息,牛妈整日在家提心吊胆,生怕明日朝廷就送来她儿子战死的消息。
在这样的忐忑中,她浑浑噩噩过了两个月,朝廷该通知的也都通知完了。
见没有送来儿子战亡的消息,牛妈才略略松了口气。
不过也仅仅是松了一口气而已,因为儿子始终也没有再给她来只言片语。
牛妈实在担心孩子,就瞒着两个出嫁的女儿,自己收拾收拾独自去了边陲。
她人老,腿脚慢,纵使他们的县离北郡不算远,路上耗费了一个月时间。
等她去到军营,再辗转打听儿子消息,就又是一个月过去。
最后,牛妈得到的消息就是,军营中查无此人。
“查无此人?”
牛妈不可置信的看着同乡介绍的副将。
“这怎么可能,我儿子参军大半年了,而且之前给我写过信……”
牛妈就把儿子之前写的信,拿给那副将看。
看了信,那副将也是皱了眉头,难道之前和番邦战斗,清扫战场有遗漏的尸体不成?
于是他回去复又查验死亡名单和受伤名单,的确没有牛妈儿子的名字。
“副将大人,”手下道,“这人凭空消失,莫不是临场怯战,当了逃兵去了?”
“极有可能!”副将点点头。
于是,牛妈来一趟边陲,不仅没找到儿子,反而给儿子要来一份海捕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