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林恩这种不要命的指挥官带领,加上一群不要命的铁血战士追随,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里,进攻军械库的战斗即宣告结束,区区5个人干掉了27名美军官兵,且仅有一人受了弹伤……林恩从M2轻型坦克的驾驶舱里爬出来,快步走到那名受伤的突击队员身旁,这个不太走运的家伙腹部中弹,另一名突击队员正给他作止血处理。名加笔趣阁看最新章节
“嘿,伙计,你还好吧?”林恩关切的问道。
战斗中难免有伤亡,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何况还是这种以少敌多的仗。然而站在情感的角度,谁又愿意将可亲的战友留在远离故土的异国他乡,甚至不能安放一座墓碑?
“情况有些糟糕!”这位突击队员强忍着伤痛苦笑道,“长官你们先走吧!我留在这里断后!”
这样的大义让人既感慨又无奈一一为什么这样的战士组成的军队仍是战争的失败者。林恩断然说道:“开玩笑,我林恩,加尔戈从不抛下任何一个兄弟!伙计,你包扎好伤口就扶他回吉普车上,其余人……分别安放炸药和导火索,我们要将这里炸掉!”
都是经受过特战训练的夜战精英,突击队员们旋即按照林恩吩咐的行动起来。
止血包扎,林恩帮不上什么忙,他起身走到过道中央,除了四辆坦克和一些吉普车、轻型步兵炮,这座军械库里存放的都是整箱整箱的物资一一枪械、弹药、炸药,而且旨是美军的制式武器弹药,对于仍使用德制装备的突击队没有太大的帮助,因此,他的目光最终还是落回到了靠外的两辆M2坦克上,之前美军官兵已在调试这些存放多时的“老家伙”。就战斗性能而言,这种轻型坦克根本登不上台面,然而此地并非欧洲战场,基地附近驻扎的美军部队,拥有坦克和重炮的可能性也不会太大。
想到这里,林恩重新钻进刚才那辆坦克,利用自己在“吸血鬼”突击队训练营学到的坦克架势技能,尝试着将它发动起来。
咕隆咕隆….,小马力的汽油发动机清脆地嘶鸣起来,美军坦克的早期研发对英国坦克借鉴不少,M2的驾驶系统跟林恩在突击队训练时接触的英军坦克相差无几。经过短暂的摸索,他还是较为顺利地驱使其移动起来,前进、右转、前进,林恩坐在打开舱盖的驾驶位置,看着军械库的大门一点点靠近,这像是一个简单的驾驶游戏,心里也确实有那么一点点自豪感。在无人喝彩的情况下,他将这辆年代并不久远但性能已经远远落后于主流的轻型坦克驶出军械库,在自己刚才开来的吉普车旁停下。名加笔趣阁看最新章节先前那名突击队员已经将伤员搀扶过来,加上在外警戒的,已经有三人坐在了吉普车上。熄火离开坦克,林恩与他们简单交流了一下,对操炮比较有信心的那位跟着自己临时客串装甲兵,另一人负责驾驶吉普车并将伤员送回到医疗站那边。
让自愿操炮的突击队员帮着自己将刚才击毙在坦克里面的美军士兵拖出去,林恩又亲自检查了这辆坦克的油料和弹药。看得出来,美国佬之前已经为它做好了战斗前的一切准备,油缸里灌满了新装的汽油,内舱弹药箱里也装好了37毫米炮弹和机枪子弹,而这也为自己省却了不少麻烦。
不多会儿,突击队员们就地取材地在军械库里装好了引爆物,林恩最后来到门口看了看,仍是感慨美国佬的“奢侈”:区区两个营的守卫部队,用得着储备这足以应付一场战役的武器弹药么?
可是转念一想,现代战争拼的不仅仅是军队的素质和意志,是否有强大的国力和工业实力作为后盾已经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首要因素,此时林恩又有些黯然,自己虽有抱负却未必有实现的机会。
“点火,撤退!”他冷冷下令。
点燃多根导火索之后,两名突击队员迅速离开军械库,林恩让他们一人上吉普车照顾伤员并应付途中可能的战斗,一人上坦克操纵机枪,自己亲自驾驶M2往医疗站的方向开去一一考虑到技术人员们在工作生活中随时可能有个头晕目眩、手脚抽筋什么的,医疗站设在基地工作区和生活区之间。
在并不足够熟悉其性能的情况下,林恩没办法将这辆美制轻型坦克开到58公里每小时的公路极速,但这比起驾驶吉普车来仍是相当爽快:可以不必理会铁丝网门的阻拦直接冲撞碾压,看到美军哨兵也不用再下来糊弄,直接用坦克上的机枪扫射清理,既省时又省力,唯一需要留意的就是那些占领制高点并实施战斗封锁的己方人员。
走出没多远,惊天动地的轰响声从后方传来,其声势比原子弹试爆的那一刻还要磅礴,巨大的爆炸声瞬间压过了外围仍J日吵杂的防空炮声。坐在驾驶舱里,林恩虽不能回头观望军械库爆炸的壮丽场景,但陡然变亮的视线已经充分说明了这场爆炸的激烈程度。
前方天际,闪着银光的“不明飞行物”仍能够看见,只是看它飞行的方向,应该很快就要离开美军防空部队的视线了,也不知它是否还有充足的燃料再多转几分钟。时间紧迫,林恩选择最直接的路径埋头猛冲,几分钟的功夫,这对“轻型坦克领头、吉普车殿后”的新奇组合就顺利驶抵了突击队员占领下的医疗站,满地的尸体犹在,周围也有隐隐约约的枪声传来。林恩将坦克正面朝向基地大门,倒退着将它停在建筑旁边的阴暗角落里,让两名突击队员留在坦克上操纵火炮和机枪,以应付发现异常后随时可能投入反扑的外围美军部队。
在这之后,他迅速扯下美军的军帽和沾满了鲜血的美军制服,帮着突击队员们将受伤的同伴抬下吉普车,拿了这名暂时失去战斗力的突击队员的钢盔和突击步枪,光膀子穿背心,扣上钢盔,开着吉普车就往基地生活区域冲去。
经过这十几分钟的清理搜捕,沿途已有不少突击队员押着年纪较大的技术人员和他们的惊恐沮丧的家眷往医疗站走,林恩不断停车辨认,这里面有些虽然是高级技术人员,却不在原子弹项目的核心部门,有些则只是行政后勤方面的管理人员,对于这些缺乏价值的目标,林恩所作的只有一个动作:朝突击队员们摇头。当他驱车离开时,后面就会传来连串的枪声,这虽然残酷至极,但冒着极大风险的突击行动是不容有任何仁慈和犹豫的。
跟捕鱼一样,大网一撒,只要放对了位置,总能捞到那么几条有价值的鱼。很快的,林恩看到一名突击队员押着FR博士,也即是顶尖的德国犹太物理学家詹姆斯.弗兰克,原子弹试验项目的量子学专家。在林恩的判断中,此人的作用和意义在“曼哈顿工程”中可以排入前十。
“嘿,FR博士!”林恩目光迥然地盯着这位穿着睡衣、灰头土脸的犹太人。因为德国恶劣的政治氛围,他在30年代中期就迁居美国,一直在大学任教,直至加入奥本海默领导的核计划。因为有着“相同的出身”,林恩的伪装身份又是分子物理方面的辅助研究员,在这近八个星期的时间里和他有过几次简单的交谈,甚至还坐在一张桌子上共进过晚餐。乍一开始,弗兰克博士并没有认出来,但等林恩摘下钢盔,在探照灯和炮火光亮的映照下一展笑容时,博士就像是看到了地狱来的恶魔一般。
“这位是美国原子弹项目的核心专家,也是伟大的德国科学家!”林恩对押送博士的突击队员说,“一定要尽力照顾好!”
突击队员用标准的德语铿锵有力地答道:
“是,遵命!”
面对林恩的目光,弗兰克博士就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言不发。
林恩继续驱车向前,很快在奥本海默的住处找到了布拉兹少校。很显然,他已经从突击队员口中得知了这条大鱼的捕获。
“奥本海默博士?我以为您已经飞去华盛顿了!”
下车之后,林恩惊讶地说道。
看着林恩,一脸沮丧的奥本海默更是惊讶。
林恩一手拎着突击步枪,一手摊开:“抱歉,我利用了您的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