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之间,白洋河酱肉之名经大家口耳相传变的家喻户晓。
有些老爷子也喜欢买上几两,切成薄薄的片,分成几顿当下酒菜。
不过,老百姓就这么多,购买力也是一定的,他们的生意好了,自然就影响了别人家的生意。
这不,他们刚去小成县赶了个集,就被小成县国营供销社的人为难了。
赵随心喝口水,“那满脸横肉的家伙拦着要买肉的百姓们,非得让咱们出示证件,说咱们是无照经营。”
“我赶紧把咱们食品厂的营业执照,还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给他们看,他们这才气不忿的走了。”
想起上午惊险的一幕,赵随心心有余悸,当时他是领头的,再害怕也只能撑住。
他要是退缩了,那李家坡的酱肉生意以后也别想做了!
也幸好他们每次去外县卖酱肉的时候,李向东都叮嘱他们带上证件,就是怕有人为难他们。
另外,现在的年代不同了,国家提倡搞活经济,要是搁以前,他们肯定就被人家供销社的人把东西没收了。。。。。。
李晋对于赵随心的应对很满意,“是条汉子!咱们合理合法的经营,也不算是砸他们的场子,公平竞争么!”
李向东道,“随心叔,您干的挺好!面对别人的为难,咱们硬气是对的,要不然人家肯定把咱们看扁了!只是,咱们也不能一味的强硬。”
“下次再去小成县的时候,割上几斤酱肉,给供销社的人送点尝尝。”
“他们做的是国家生意,卖多卖少,工资不变。咱们主动示好,相信他们以后不会再找咱们的麻烦的!”
赵随心心里一豁亮,还真是!
从李向东这里取到真经的赵随心又精神头满满的干工作去了!
。。。。。。
最近,李家坡的羊杂、牛杂和驴杂多的吃不过来,要是去卖呢,还得费功夫洗干净了,人们又给不上价。
李晋索性就让李昌带人每天熬杂碎汤,一三五羊杂汤,二四六牛杂汤,礼拜天驴杂汤。
于是,李家坡天天傍晚香气能窜出去十里地去!
熬杂碎汤的两口大锅就支在大队部老槐树底下,李昌拿的他爹传下来的秘方熬的,每天还要留下半锅汤作为老汤,熬第二天的杂碎汤。
李昌熬的杂碎汤,肉香浓郁,汤的口感醇厚,回味起来滋味无穷。
李家坡的杂碎汤,本大队的人来吃,五分钱一碗,可以无限续汤,外村的人,一毛钱一碗,可以续三碗汤,至于来李家坡干活儿的建筑工人,也享受和本大队人一样的待遇。
所以到了傍晚,只要一传出来杂碎汤的香味儿,大家就都端着个碗,从家里拿块饼子,去老槐树底下吃晚饭。
第一碗热乎乎的羊杂汤下肚,全身都舒服,再把饼子掰成小块儿扔进第二碗汤里,呼噜呼噜的吃掉,第三晚汤溜缝,晚餐就算解决了。
别的大队的建筑工人,有的想要带碗羊杂汤回家,李晋也允许他们带走。
有本村人不乐意,他是这么说的,“虽说他们干活儿是拿钱的,可咱们待他们好些,他们知恩图报,也会尽心尽力的给咱盖房子!”
总之,买卖皮子和酱肉的生意就算是红红火火的做起来了,也确实给大队很快带来了一笔不小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