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平走进一户村民的家中,屋内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
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农正坐在炕上,抽着旱烟。
“老人家,您好啊。”
王正平亲切地打招呼。
老农抬起头,浑浊的眼睛看了看王正平,疑惑地问道:“你是?”
李涛连忙介绍道:“这是咱们区的王书记,特意来看望大家的。”
老农一听,连忙起身,激动地握住王正平的手:“王书记啊,您可来了。我们这日子过得苦啊!”
王正平看着老农粗糙的双手和沧桑的面容,心中一阵酸楚:“老人家,您跟我说说,到底苦在哪里?”
老农叹了口气,说道:“书记啊,我们这地不好种,山高坡陡的不方便。种出来的粮食也卖不上好价钱。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就剩我们这些老家伙,有点病有点灾的,也没人照顾。”
王正平点了点头,安慰道:“老人家,您放心,我们不会不管大家的。我们一定会想办法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从老农家中出来,王正平和李涛又走访了几家农户,情况大致相同。
离开竹园镇,王正平又来到了留佳镇。
留佳镇的情况比起竹园镇更为糟糕,这里的道路几乎无法通行,一下雨就泥泞不堪。
王正平在留佳镇遇到了一位年轻的妇女,她正背着一捆柴火艰难地走着。
“大姐,我来帮您。”
王正平说着,接过了妇女背上的柴火。
妇女惊讶地看着王正平,说道:“您是?”
李涛在一旁介绍道:“这是咱们区里的王书记。”
妇女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王书记,您怎么来了?”
王正平笑着说:“来看看大家的生活,了解了解情况。大姐,您家里情况怎么样?”
妇女叹了口气:“书记,我男人出去打工了,家里就我和孩子。孩子上学要花钱,家里的开销全靠我男人寄回来的那点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王正平听了,心情愈发沉重。
在踏紫镇,王正平看到了一所破旧的学校。
学校的教室窗户玻璃破碎,桌椅残缺不全。
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让王正平感到痛心疾首。
“为什么不修缮一下学校?”
王正平问道。
踏紫镇的书记赵东来无奈地说:“书记,镇里没钱啊。我们也想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可是……”
王正平沉默了片刻,说道:“再穷不能穷教育,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接下来的几天,王正平走访了西北路的每一个乡镇,深入了解了当地的实际情况。
他看到了破败的房屋、荒芜的农田、简陋的学校和卫生院,也看到了村民们眼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夜晚,王正平躺在简陋的旅馆房间里,久久无法入眠。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白天看到的一幕幕场景,心中充满了愧疚和责任感。
“一定要改变这里的现状,一定要让这里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王正平暗暗发誓。
从这些地区考察归来,王正平的心情异常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