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京城暑热蒸腾,屋里虽放了冰盆消暑,窗隙里偷偷钻进来的风却是热的,拂动衣衫,熏得面庞微热。
戴庭安的喉结滚了滚,目光幽深。
成婚半年,她不是没跟他说过软话。但从没有哪句话,听着如这句般动听勾人——大概是那句“夫君”叫得太软,听在戴庭安耳中,她的话不仅是认输后的羞涩退让、含意深晦,更像是在撒娇。
莫名的情愫悄然蔓延,戴庭安的目光落在她清澈眉眼。
青姈被他看得有点慌乱,微微垂眸。
窗外传来断断续续说话的声音,徐嬷嬷跟夏嫂说了几句话,便往正屋走来。大抵是不知道戴庭安也在屋里,她也未在门外停顿,径直要往里走。老人家脚步虽轻,青姈既已听见说话声,自知她要进来,脸上一红,慌忙站起身。
趁着戴庭安没留意,迅速伸手将那小虎抢到手里,而后退了两步。
“物归原主,可别再耍赖了。”她强作镇定,将东西藏在袖中,扭身便往外走。
裙裾轻摇,转身的那瞬间,戴庭安看得分明,她那柔嫩的耳垂涨得泛红,掩袖疾走,一溜烟便跑到了外面。
他自顾自地轻笑了下,修长的腿伸开,径直躺在她绣榻上。
……
徐嬷嬷找青姈是有事商议。
青姈的生父谢冬阳战死沙场后,每年忌辰时,母女俩都会去寺里进香,从无间断。因冯家与谢家交情极深,冯夫人每年也会带冯元娥一道去。如今窦氏已然过世,青姈今晨便遣徐嬷嬷亲自去了趟冯家,问她们何时有空。
徐嬷嬷进屋来,就是想回禀此事。
“冯夫人说她这两日都闲着,少夫人哪天得空,一道去寺里就成。”
“那就十六吧,也是正日子。”青姈理了理鬓发,笑容微敛,遂同徐嬷嬷去厢房准备。
到得那日,她便带两个丫鬟随身,同冯家母女一道去城外的金明寺进香。因是祷祝,打扮得便颇为简素,为免途中招眼,也只乘一辆青帷马车,到得寺里,按例先去拜会方丈,而后到大雄宝殿进香。
金明寺的香火不算旺盛,那方丈却是谢冬阳的旧识,留三人用茶,至日头微偏才辞别。
自青姈嫁入侯府,除了随周氏赴宴外,寻常出府的次数都有点,跟冯元娥碰面的次数更是少得可怜。两人难得聚到一处,瞧着天色尚早,也不急着进城回府,马车拐个弯,朝城西的三里河去散心,找个临河的酒楼坐下,就着四野开阔的景致喝茶谈天。
谁知事不凑巧,临行前竟碰见了个贵人——恭王。
恭王殿下年才十七,因陈贵妃极得盛宠,加之元和帝有意打压嫡长所出的肃王,颇得帝心。陈贵妃为给他添羽翼,寻了个高门贵女当王妃,可惜夫妻俩性情不太合,外头瞧着鸾凤和鸣,实则貌合神离。
恭王风华茂盛的年纪,王府里的正妃侧妃皆是贵妃所赐,他却总没碰到个合心意的人,岂能甘心?
如今迎面碰见青姈,那目光便直直瞥了过来。
美人身姿修长,淡雅半臂下玉白襦裙摇曳,发间只以珠钗点缀,打扮得不算惹眼,那身气质却惹人注目。夏日里衣衫单薄,勾勒出窈窕身段,她的眉眼很漂亮,眉如远山含黛,底下两汪清泉似的桃花眼,顾盼谈笑间眼波勾人。
这般娇丽品貌,若加脂粉点染,得绫罗金玉装饰,怕是能艳丽逼人。
恭王的目光黏上去,便有些挪不开了。
青姈留意到几步外那两道目光,心里不由微沉。
她在陈府时,虽偶尔跟着母亲赴宴见见世面,毕竟随母改嫁、未入族谱的身份摆在那儿,除了顾藏舟因旧日相识而格外留意,她甚少能见贵人。似肃王、恭王这般凤子龙孙,更是无缘得见,也因此安然无事。
但青姈记得清楚,前世在嫁入靖远侯府前,她曾碰见过恭王一次。
也是那次照面,令恭王生了色心,有意纳她入府为妾,顾藏舟盛怒之下亲自赶跑恭王,公然得罪王府。也因此事,镇国公府不好动顾藏舟,便迁怒于她,暗里撺掇着送去冲喜。
此生她早早嫁给戴庭安,赴宴时也有意避开此人。
谁知今日倒霉,竟在这里碰见。
青姈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只当没认出他。谁知那位没放着酒楼门前宽敞的路不走,脚步微转,径直跟到了青姈她们想走的那条甬道。他今日是出城散心,并未带仪仗和王府卫队,只有仆从护卫随侍,却是乌压压的众星拱月。
一群人涌过来,青姈不得不驻足。
跟在恭王身后的随从当即提醒道:“见了恭王殿下,还不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