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仕黎咬紧牙关,但黑衣人并没有发起进攻,紧接着,安仕黎便看到后方有举着火把的人马追了上来,看到那点火光,安仕黎的心中更是燃起了希望之光。
更令安仕黎吃惊的是,随着那队人马里为首的那人抵达,这群黑衣人也收起了武器。安仕黎有预感,这个为首的器宇不凡之人正是蒋羽。
事实也如他所料,此人正是蒋羽,他在得知安仕黎跑路后,便激动不已地带人追了上来,这群黑衣人,同样是他的麾下。
蒋羽打量了一番安仕黎,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喊道:
“安先生,您现在还准备逃吗?”
安仕黎收起归易剑,朝蒋羽拱手行礼,笑道:
“蒋大人的待客之道,实在令安某印象深刻。”
“哈哈哈哈……”
蒋羽仰天长笑,并朝黑衣人们挥手示意,刚刚还如狼群般将安仕黎一行包围的黑衣人们迅速就遁入了丛林之中,找寻不见一点踪迹。安仕黎不禁在心中多了几分对这位重臣的敬畏。
蒋羽走马近前,借助火光,安仕黎得以看清蒋羽这张器宇不凡的脸颊。蒋羽对他说道:
“如何?费了这么大力气,终于是见到了我,有何感言吗?”
虽然安仕黎此时装了一肚子对蒋羽的不满,又是推脱不见,又是施行迷惑,甚至还动用了一帮武装人员给于自己巨大的震撼,但真见了蒋羽,安仕黎还是得客客气气地对对方说道:
“大人思虑周全,安某佩服!”
蒋羽不是不清楚安仕黎有牢骚,可就算有牢骚又如何?包括动用黑衣人堵截、包围对方在内,这都是自己给予对方的下马威。他需要有才干的人帮助他实现大计不假,可他更需要的,是听他话的人。这点下马威,才仅仅是刚开始。
蒋羽做了“请”的手势,示意对方下马,安仕黎和卫广、香兰嘱咐一声,便跳下马,随后蒋羽也下了马,让安仕黎跟随他前往一旁的空旷草地上,其它人则在原地等候,这是只属于他们两个人之间的谈话。
迎着皎洁月光,蒋羽席地而坐,安仕黎与他一同,坐在了他的对面。
蒋羽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倒是十分令他中意!容颜俊秀尚在其次,难得是眉宇之间有一股凛然的英雄气,这是最令他欣赏的,他相信自己今晚绝对没有白跑一趟。
而安仕黎也在打量着蒋羽——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大臣,居然是如此重大谋划的策划者。他奔波已久,现在终于得偿所愿地见到了对方,他的心里如何不激动?如何不忐忑?但在面上,安仕黎尚且能维持沉静,一如当初见许志威、洪辽一般。
互相打量一番后,蒋羽开了口。
“安先生诈宣虏、守定平、对洪辽、刺使臣……种种事迹,令蒋某不能不为之赞叹啊!”
安仕黎笑了笑。
“大人谬赞!安某有赖石将军之扶持,以及其它踏北同僚的支持,才侥幸做出些功业。今到京城,尚在懵懂之中,实需仰赖大人之提携。”
“哈哈哈哈……”
蒋羽满意地笑了笑,安仕黎说的话正是他想听到的话。已经提过了,比起才干,蒋羽更需要听话,他才不想收一个恃才傲物、聪明外露的蠢人。
如果安仕黎矜功自傲,他反而还要敲打一二,但安仕黎回答称自己建立功业都是靠着他人的扶持与支持,便令蒋羽听起来很舒服了,哪怕多半是自谦,这也是在向蒋羽表明听从差遣、共创大业的态度。
蒋羽笑道:
“先生大才!”
探明态度尚且不够,蒋羽还需要弄清楚的,是安仕黎的志向。这也是对待人才的基本守则,如果一个人更看重利益,就要抛开道义和他谈切实利益,一个人要是更看重道义,就必须从大义层面出发对对方进行笼络。不抓住对方想要的,又凭什么能得到对方的忠诚?蒋羽对这点再清楚不过。
于是他对安仕黎说道:
“敢问先生之志向?”
一提起这个话题,安仕黎的心胸便开始澎湃起来,眼里也燃烧出了明亮夺目的光彩,看到安仕黎如此的反应,蒋羽心里基本就有了谱。只听安仕黎慷慨地说道:
“仕黎之志,愿匡扶我大昭倾颓之社稷,扫除奸佞宵小,荡平汹汹贼虏,还家国之太平,定黎民之安定。使边疆可永熄战火,使百姓再不流离失所,届时,天下澄清、四海安泰,仕黎愿得一封侯,荣归故里,安享余生,身后亦得留名于青史,夫复何求!此,仕黎之志哉!为竟此志,仕黎赴汤蹈火、肝脑涂地、身受刑戮,在所不惜!”
“好!”
蒋羽的眼中也爆发出了安仕黎一样的光彩,只见蒋羽伸出双手,紧紧地抓住安仕黎的双手,安仕黎因蒋羽的举动愣在了原地,而蒋羽看起来激动万分地对安仕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