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皇帝,对于臣子们的不放心,就需要各级走马承受的监视。走马承受,大部分都是皇帝派的监视宦官。
明朝,就更不用说了,锦衣卫、东厂、西厂,甚至还有内行厂的出现。
归根到底,就是皇权对于臣权的不放心,必须要派亲信监视着。
但是,从明朝败亡的历史,李中易从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
皇子们不仅要接受系统的皇家教育,挫折教育也必不可少。所以,他才煞费苦心的,让儿子学新学,学军事,学政务,将来都分封去南洋诸国。
总之一句话,谁有治理好一国的能力,就选谁来继承他的万里河山。
明熹宗朱由校,从小是当皇帝培养的,他再怎么纵容魏忠贤和客氏掌权,也始终牢牢的掌握着最高决策权,并且客观上压制了党争。
而没有接受过皇家系统教育的末帝崇祯,就完全没有平衡朝局的帝王心术,容易轻信鬼话,容易冲动的干蠢事,导致东林党独大的悲剧。
反观满清诸帝,除了光绪帝这个混球之外,几乎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昏君。
只不过,从道光帝开始,遇见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农业文明彻底的被工业文明所碾压。
李中易的耐心很好。等到枪坊的产量,又创新高,足以装备一个协的时候,他才找机会,去了第一镇第一协的成立誓师大会。
作为现代人灵魂的李中易,他更喜欢穿棉布制成的大元帅服,而不是里里外外套了好多层的皇帝常服。
从李中易当上执政王开始,琼州少民掌握的棉花纺织技术和机械,就被弄到了帝都开封。
经过不断的改进和摸索,如今的棉布纺织技术和设备,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因为棉花的种植面积不大,棉布的产量还极为有限,仅能配备到新编陆军中,用作军服。
骑在马上的李中易,出现在第一协成立誓师大会现场的时候,依旧是帝国大元帅的派头。
只见他,头戴大檐军帽,身穿灰绿色军服,腰挂军刀,佩戴着火红的肩章和领章。
在汗血宝马的映衬下,整个人显得格外的神气。
第一镇第一协协统,还是张三正,他是李中易内定的第一镇镇统。
见皇帝露了面,张三正赶紧拍马赶了过去。
张三正抽刀出鞘,撇刀行礼,大声说:“禀报大元帅,新编陆军第一镇第一协协统,少将张三正,前来报到,请您指示。”
李中易并拢右掌,斜指太阳穴,回了个标准的军礼,命令道:“随我检阅部队。”
“是。”张三正接令之后,拨转马头,紧随在李中易的马侧,陪同一起检阅部队。
和教导标不同,第一协满编之后,总有7500余人。下辖一个83人的参谋部,三个步兵标,一个炮兵标,一个骑兵标,一个辎重标,一个工兵标,一个弓弩标,一个丛林山地队,一个侦察营,一个警卫营。
在新编陆军之中,增加弓弩标,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这是因为,经过长期训练的燧发枪手,虽然比使用火绳枪时的射击速度快得多,达到了一分钟四发的程度。
但是,在丛林作战之时,为了不惊动敌人,弩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丛林里,只要枪响,就会惊动一大片。而弓弩的悄悄点射,动静就要小许多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