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想要完成工业化,势必会打破农业社会形成的原有稳定格局,结果就会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手工业者破产,在完成工业化的同时,必定面临着社会的激烈动荡,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例外。
英国当年即使靠着大航海时代掠夺了海量财富来启动工业化,最终也导致了‘羊吃人’的悲剧;法国工业化过程中伴随的着的是大革命,仅仅拿破仑时代就有23%的年轻人付出了生命;漂亮国也不消停,北方工业资本家和南方农场主的割裂导致南北战争,那场战争打了四年,死的人比一战二战他们加起来死的人都多;苏联也是如此,当年古拉格监狱里抓了2870万犯人!
至于龙国的工业化进程更是苦不堪言。
龙国人最擅长的就是从别人身上发生的事情吸取教训,知道一个五亿人的国家贸然工业化会带来多少不确定因素,当年国家也制定出了相对的政策,比如说制定了严密的户籍制度把国民牢牢锁定在土地上限制国民自然流动,把工业化对社会冲击降低到最小程度,然后根据工业化进程再有计划地把农业人口转化成工人。
可以说是该想到的都想到了,但是真的执行起来依然麻烦不断!
当年凭借半岛战争龙国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从苏联拿到了156项工业项目援助搭起了龙国工业体系框架,并且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把国家从松散无序的农业社会构架转变成了组织严密、指挥统一的工业社会框架。
结果就在这时候,苏联撤走了援助直接导致龙国工业化进程停滞!
这导致一个什么局面?
1957年湖北孝感事件最能说明问题。
那一年孝感一所中学的初中学生得到通知,高中升学率降低,考不上高中不再分配工作大家继续回家务农。
当年龙国拼命普及教育说白了就是为了迎接工业化!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已经建成九千多所初中,工业化进程停滞没法给这些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如果这些学生无法安置会导致什么结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龙国采用了一个非常激进的方式:史称‘大跃进’。
至于后果,大家都知道,那是一段不堪的历史。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那段时期大量人都在认真工作,缓解了很大的用工矛盾;
好不容易经过了这个过程缓和了两年后,工业进程再次无法满足人才进步,于是龙国又进入了某个着名历史节点……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缓解就业问题?
一直到1978年,几千万受过中学教育而城市无法提供足够就业岗位的青年选择了走进乡村!
就这样,一直到七十年代中期龙国工业产值才堪堪超过农业。而这时候距离龙国发展工业已经用了三十年!
到了七十年代末,龙国恢复高考的同时进行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来吸纳那些返城知识青年,但是那时候工业化进程依然不够,提供的就业岗位依然远远不足以满足就业需求!
于是大量年轻人滞留城市无所事事导致城市治安恶化严重,于是就有了83年的那一次严打。
一直到九十年代后期的大学扩招赶上了好时候,赶上加入WTO工业大踏步这才解决了就业问题!
为什么龙国搞出了工业全产业链?
真心不是为了跟全世界竞争!而是为了养活这十四亿老百姓!
看看现在的俄罗斯,没有工业化发展教育发展的再好又有什么用?
但是这个问题又有一个悖论,那就是不发展教育就发展不好工业。
印度那不就是最好的例子?说是‘只有’30%的人口是文盲,其实印度统计的时候只要你会用本民族文字写自己的名字那就不算文盲。
文盲能算得上是人口红利?这么多文盲怎么发展工业?
你看看蒙古,那边女性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那叫一个高,可是里面大多数只能在乌兰巴托的夜店里揽客。
没有工业,接受再多教育也没用!
唉,一个国家穷都是有原因的!
喜欢我在非洲当酋长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我在非洲当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