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我是湖南人我没有钱了 > 第15部分(第2页)

第15部分(第2页)

当然,吸取了先进的文明成果之后,必然的结果就是要对中国社会进行体制上的改革。因此,在一百五十多年前,魏源就向自己的同胞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课题:开放和改革。近代以来,中国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探索中国的发展道路时,总是摆脱不了魏源的影响。这是因为,魏源以实事求是的学风,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提出了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不可回避的命题。他一生的追求,都与中国社会的开放和改革息息相关。

魏源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又进一步就中国社会的改革提出了“与时俱变,经世致用”的对策。因此,我们不能不说他是一位高瞻远瞩的天才学者,因为在一百五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非常需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只是由于时代的不同,同一个命题,现在的内涵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1794年,即清朝乾隆五十九年,魏源出生于邵阳县的金滩。他的父亲魏邦鲁,做过主簿之类的小官。魏源七岁上私塾读书。十岁时,家庭因遭受严重灾荒而破落。当时,远在江苏的父亲无法救济他们,家庭生活极为艰苦,从此过着缺米少柴的日子。但是贫穷没能剥夺魏源求知的意志,他还是坚持看书学习。

魏源从小好读史书,注意研究历代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魏源看的书,不是科举制度要考的内容,抚养他的伯父自然不会赞同,而且对他多加训斥。但是,魏源坚持自己的爱好,瞒着伯父仍然偷着读那些“荒诞不经”的书籍。

魏源在十五岁那年考中秀才。1814年(嘉庆十五年),他随父亲来到京城,靠教书谋生,向今文学大师刘逢禄等学习公羊学。这时候,他结识了进步思想家龚自珍。两人志趣相投,成为挚友。他们摈弃烦琐考据的学风,不想做儒家思想的书虫,勇于面对现实,放开思路切磋经世致用的学问,即“天地东西南北之学”,积极寻求改革图强的道路。他们慷慨议论时弊,探索富国强兵的良法,以冲破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

两年后,魏源回到南方,在长沙等地教书。

1822年(道光二年),魏源进京参加顺天乡试,考中举人。第二年,在驻古北口的直隶总督衙门的提督杨芳家当教师。这时,他开始研究古今边疆防务和西北地理,关心边陲的安危。

1825年,魏源应江苏布政使贺长龄的邀请,编辑《皇朝经世文编》,贯彻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对后人产生不小的影响。他在书中表明了他反对复古泥古,主张重视现实、变革旧制的思想和历史进化观点。他轻视封建士大夫那种脱离实际、烦琐空疏的学风,思想激进,因而三次进京考进士,都名落孙山。官场无望,他便长时间充当地方督抚的幕僚,从事学术著述,兼做盐商。

1829年,魏源在北京出钱捐了个内阁中掌写文书的小官吏。他利用工作便利,如饥似渴地阅读史馆秘阁所藏的官书和士大夫的私人著作,为以后著书打下了基础。

第二年,他随杨芳到嘉峪关考察西北地理和边防情况,对于西北防务更加关心。

1831年,魏源因父丧南归,不久移居南京,先后协助两江总督陶澍、江苏巡抚林则徐筹划漕运、盐政和水利的改革,强调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必须改革旧制,才能兴利除弊。当时鸦片走私日益严重,他和林则徐一样,坚决主张实行严禁。他在当年写了诗歌《江南吟》,揭露鸦片的严重危害,指出如不实行严禁,将出现海疆失守、财富耗竭的危局。

时隔六年,魏源因贩盐赚了钱,移居扬州。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侵略中国。魏源毅然投身民族自卫战争。10月份,他听说英国炮兵上尉安突德在浙江定海附近测绘地图时被抓获,立即赶到宁波审讯战俘。他根据口供,参考书籍,在第二年写成了《英吉利小记》,介绍英国各方面概况,以及英国侵略中国的意图。他提醒人们重视研究英国国情和军情,认真对待侵略者。

首倡师法西方,探索蓝色文明(2)

后来,他获悉清军在广东前线战败,非常愤怒,写诗斥责朝中大臣昏庸无能,畏敌如虎,开门揖盗,屈膝求和。他讴歌三元里民众英勇抗敌的壮举:“同仇敌忾士心齐,呼市俄闻十万师。”

这一年,魏源投靠钦差大臣裕谦,参与筹划浙江前线的抗英战争。他去定海前线查看防务,提出诱敌深入内河加以围歼的方针。他的建议未被采纳,加上林则徐等抵抗派蒙冤受屈,使他深为不满,愤而辞职,回到扬州家中,发奋著书,探索抗敌御侮的良策。

1841年,魏源听说林则徐被发配伊犁充军,路过镇江,特意赶去迎接,为他送行。两人促膝长谈,议论救国大计。林则徐把他在广州编辑的《四洲志》交给魏源,希望魏源编写《海国图志》,让国人了解外国列强,寻求抗敌救国的良策。魏源表示决不辜负期望。

魏源无法在战场报效国家,便专心写作,废寝忘食。

1842年8月,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魏源写出了约四十万字的《圣武记》。他在1844年和1846年作了两次修订,充实该书的内容。《圣武记》共分十四卷,前十卷通过宣扬清朝前期的武功,歌颂国家统一,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抵抗外来侵略。他在各卷末尾提出政治、军事等方面的主张。后四卷夹叙夹议,集中阐发他的军事思想。

魏源指出,清军必须大刀阔斧裁减冗员,改善士兵生活,提高部队战斗力。他建议各省编练一支四千到六千人组成的精良部队,作为其他军队的榜样,借以振奋军威。他有一句名言:“冗兵明减十万,则精兵暗增十万。”

魏源痛恨清军将领的腐败,反对纨绔子弟充当统兵将领,主张从部队中考核选拔优秀人才,担任各级指挥官,借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他主张将帅要多读兵书,指出纸上谈兵也有积极的意义。

魏源提出变革部队训练。他说,清军水师巡洋徒有虚名,要有水师保护海上运粮,使训练与护航相结合,通过险风恶浪的考验,不断改进战船质量,提高官兵的作战技艺。他主张严格治军,强调纪律严明。他批评朝廷没有严惩在鸦片战争中不战而逃的将领,以致兵不用命。他认为,没有严明的纪律,即使坚船利炮,也无法战胜敌人。

魏源强调要研究外国侵略军,了解敌情;购买外国船炮,更新武器装备;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力争把敌人歼灭于内河之中。只有熟知敌人的攻城战法,才能守住城市。要实行全民防御,统一指挥,在城外要地分扎部队牵制敌人,派出游骑断敌粮道,派出伏兵打击正在渡河的敌人,实行坚壁清野,给敌人制造种种困难,以便持久作战。

魏源揭露了沙俄的侵华野心,提醒国人既要重视海防建设,也要重视边防建设。他主张允许内地居民携带家眷到边疆垦荒,发展生产,构筑坚固的堡垒,平时保护生产,战时据寨御敌。边防和海防是否巩固,关键在于用人是否得当。

1843年1月,魏源以林则徐编辑的《四洲志》为基础,增补大量资料,完成了《海国图志》五十卷本。该书介绍了五大洲几十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