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红楼梦讲了什么 > 第11部分(第2页)

第11部分(第2页)

……虽闻得元春晋封之事,亦未解得愁闷。贾母等如何谢恩,如何回家,亲朋好友如何来贺,宁荣两处近日如何热闹,众人如何得意,独他一个皆视有如无,毫不曾介意。因此从人嘲他越发呆了。

元春是宝玉的亲姐姐,亲姐姐成了皇帝的老婆,他竟“毫不曾介意”! 这就是宝玉对权势的态度。我们能做到吗?宝玉最不喜欢那些为官作宰之人,如贾雨村之流。第三十二回,贾雨村拜访贾府,要见宝玉:

正说着,有人来回说:“兴隆街的大爷不断出现,老爷叫二爷出去会。”宝玉听了,便知是贾雨村来了,心中好不自在。袭人忙去拿衣服,宝玉一面蹬靴子,一面抱怨道:“有老爷和他坐着就罢了,回回定要见我。”……宝玉道:“罢,罢,我也不敢称雅,俗中又俗的一个人,并不愿同这些人来往。”

再看他交往的人。他身处深宅大院的重重包围之中,与外界的接触少之又少,但他交往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可以说都是社会底层的人物。如秦钟,是一个营缮郎的儿子;柳湘莲,是一个戏子。在他们面前,他完全不摆公子哥们的架子,一片赤诚与他们做朋友。第七回,写宝玉与秦钟第一次见面:

那宝玉自见了秦钟的人品出众,心中似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的心中又起了呆意,乃自思道:“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若也生在寒门薄莒之家,早得与他交结,也不枉了一世。我虽如此比他尊贵,可知锦绣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根死木头;美酒羊羔,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

再看他对小奴才们的态度。第六十六回,贾琏的跟班兴儿这样向尤二姐和尤三姐介绍宝玉:

......只爱在丫头群里闹.再者,也没刚柔.有时见了我们,喜欢时,没上没下,大家乱顽一阵;不喜欢,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我们坐 着卧着,见了他也不理,他也不责备.因此没人怕他,只管随便,都过的去。

在他们面前;宝玉完全没有主子的作派;而是把他们当作和自己一样平等的人。我们试举一例。

第十九回,写茗烟在东府与一个叫万儿的丫头行苟且之事,被宝玉撞见:

(宝玉)一面看那丫头,虽不标致,倒还白净。些微亦有动人之处。羞的脸红耳赤,低首无语。宝玉跺脚道:“还不快跑。”一语提醒了那丫头,飞也似的去了。宝玉又赶出去,叫道:“你别怕,我是不告诉人的。”

没有教训、没有责备,只有体贴。这就是宝玉。

总之,在宝玉眼里,人不但不分贵贱,相反他对权贵敬而远之甚至憎恶,而对那些小人物,他有的只是尊重、同情和理解。

第一节 诗人与现实主义者的PK

每个人活着都有不同的境界。就其极端来说,有两种。一是诗人的境界,他们把自己的的理想、自己的尊严、自己的感情看作至高无上的东西,为之争,决不让步;为之死,死而无怨。一种是我称之为“时人”的境界,他们为了一个很现实的利益,因人而言,因时而动,无理想可言,无原则可谈。黛玉与宝钗正处于人生境界的两个极端。

大观园里的女儿们或多或少都会写几句诗,在历次比拼中,都是钗、黛争锋,但只有黛玉才可以称为诗人,因为她不仅诗写得好,而且具有诗人的境界。

诗人最重要的品格是一个 “真”字;就是所谓的“赤子之心”,一颗不被世俗污染的心。她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她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对上不阿谀;对下不奉承。她对待紫鹃,亲如姐妹,情同骨肉,诚挚的友情感人至深。香菱学诗,宝钗讥她“得陇望蜀”,极为厌烦;香菱向黛玉请教,黛玉却热诚相接,并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纯真透明如一泓清泉。她给香菱讲解诗的作法和要求,还把自己的诗集珍本借给香菱,并圈定阅读篇目,批改她的习作,堪称“诲人不倦”。她待人很宽厚,与人不存介蒂。史湘云因把她比作戏子伤了她的自尊,她有点不忿,可一会儿便携了宝玉的“寄生草”回房,便又“与湘云同看”。在对待宝钗的态度上,尤见出其天真笃实。本为情敌,无嫌犹猜。但在薛宝钗对她略表关怀,予以“训导”之后,她便开诚布公,肝胆相照,向薛宝钗掏出心窝子的话,并引咎自责:“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竞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此后她待宝钗如亲姐姐一般,连宝玉也感到惊奇。 每次赛诗,她总是推崇别人写的好,从不计较高低;与湘云凹晶馆联句,每当湘云说出佳句,她总是“起身叫妙”,甚至说:“我竟要搁笔了!”林黛玉冰心玉壶,晶莹剔透;纯如赤子,一往情真。

诗人品格的第二个要义是思想之自由,有不同于世俗之价值观。黛玉身上闪耀着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初步*主义思想的光辉。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不仅才情横溢、学识渊博,而且又是那样如饥似渴地阅读“性灵之学”和描写爱情的角本杂剧,那样如醉如痴地沉浸在艺术的境界。在《五美吟》中,她言绿珠,说绿珠为石崇殉葬的不值;她咏红拂,赞扬红拂私奔的壮举;在酒筵上,她竞把《西厢记》、《牡丹亭》中的“淫词艳曲”引为酒令。对于贾府的“混世魔王”、“祸胎孽根”、贰臣逆子贾宝玉;竟引为知音,结为同心,从思想到行动都对他予以支持。在大观园里,不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从不说这些“混帐话”的,只有她一人而已,所以“宝玉深敬黛玉”。林黛玉身上闪烁着诗意和理想的光彩,充满了叛逆的精神。这是曹雪芹赋予这一形像的新的基因,使她从根本上有别于历代的所有才女。

诗人品格第三个要义是对生命、对美的珍惜。黛玉的诗充满了对青春易逝、韶华难留的无可奈何。特别是她的《葬花行》(第二十七回)和《桃花行》(第七十回)可以说句句是泪。一片落叶、一阵秋风都能在她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试看下面几句: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在高鄂的续书中,黛玉死于宝玉与宝钗成婚之时。特别是电视局《红楼梦》的播放,这一情切可谓家喻户晓。据专家考证,黛玉实际是为宝玉泪尽而亡。贾府事发,牵涉宝玉和凤姐,在秋天里被逼离家出走,黛玉为知己终日以泪洗面,终于在第二年春尽花落的时候泪尽而亡。

诗人都生活在理想中,不食人间烟火,所以特别不会搞人际关系,在现实中总是处处碰壁。第五回开篇写道:

不想如今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但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守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

第七回中,周瑞家的受薛姨妈之托送宫花,最后两支恰好是黛玉的。她说了一句:“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的也不给我。”说得周瑞家的“一声儿不言语”。周瑞家的何人?王夫人的陪房,最贴身的心腹。她就是脱口而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