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依依不舍是什么歌 > 第31章 十岁生日 订制业务(第2页)

第31章 十岁生日 订制业务(第2页)

高连嘴角抖动一下,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小姑娘说话也没有把门的,太直接了吧。只好道:“小可虽二十有二,尚未订下亲事。但我是家里长孙,祖父说要寻一位名门闺秀,最好是五姓七望的门户。可那些望族对婚配对象要求很高,所以家里希望我在国子监读几年,进了仕途再说。”

杨依依听了眉头紧皱:“你要是不想要前途了,只管找五望七姓的人家。”

高连听了更是惊讶:“这话怎么说的?请杨小姐不吝赐教。”

杨依依听了,脑子飞速运转,准备用她那三寸不烂之舌把高连忽悠蒙了。她笑道:“我知道皇上最不喜欢那些大族左右朝政。晋王哥哥南征大捷,很快要回都城。晋王赞成科举选才,太子不太赞成,但我分析,皇上虽有顾虑,但还是默许了。以你的才华,参加科举出仕很好呀。为何非要与那些望族捆绑在一起呢?须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高连听了这话,觉得一向聪明的脑子不够用了。杨七小姐这些话是真的还是杜撰的?就算是真的,两家政见也是不同的。他祖父高昭在朝里位高权重,是尚书省左仆射。高昭这人讲究嫡长继位,比较倾向太子杨斌。如今太子与晋王在争储,帝后又皆向着晋王,尤其是皇后,更喜欢长相英俊,文武双全的晋王。英王两兄弟似乎站在晋王一边,杨侍郎过世的嫡妻与晋王妃同出自兰陵萧氏。

杨依依道:“其实,我伯父出身弘农杨氏,我伯母出身清河崔氏。我这二姐姐也算是清河崔氏的外孙女,可是真正的大家闺秀。”

高连也不敢把杨七当成小姑娘了,认真道:“我祖父这人最是注重嫡长,是站在太子一边的。”

杨依依一愣:“你祖父太糊涂了,怎么能把自己卷入夺嫡之争。自己一个人身损事小,全家人被累却是不妙。我父亲也是个糊涂的,只因为他之前的嫡妻是兰陵萧氏长房出来的,跟晋王妃是同族,他心里是倾向晋王的,还以为跟着能沾点光呢。但我祖母与我大伯父可不糊涂,我们家还是宗室呢,他们都是观望,表面上看跟晋王走的近,暗地里是想做纯臣呢。”

杨依依叹口气,最怕这种政见不同的,比仇人还麻烦。她微笑道:“我就是随口一说,二姐姐还不知道呢。我二姐姐那般好的人,也不愁找人家。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有的是。既然两家人政见不同,就算了。”高连听这般粗俗的话,心里很不得劲。但他是大人,没必要跟十来岁的小姑娘计较。找个借口,向杨依依告辞。

高连满腹心思,骑了马怏怏不快地回到高相府。

高相今年六十一岁,年轻时外貌英俊,文武双全。上马平过敌,下马当过政,为人正直,性格有些固执。他有一妻一妾,共生养了六个儿子,四个女儿。如今只有长子一家人跟他在都城。其他儿子都在外地就任,女儿们也都出嫁了。

长子高秀,是太子詹事。四十三岁,有三个女儿,都出嫁了。次子高宏,是幽州刺史,有两子两女,长子就是高连。高连在国子监读书,休沐时住在祖父这里。

高连见了祖父,高昭正在看那本前几日才从书肆买来的《三字经》。见了孙子,高相问:“这本书你看过了?觉得怎么样?”

高连道:“看过了,觉得很不错,适合当蒙学书。”

高相点头:“内容好,编的巧,还押韵。这字也不错,没想到印刷的效果这么好啊。”

高连道:“这字是国子监新进五经博士王咏写的底稿,王先生的书法很好,在国子监也是小有名气。有人说这书也是他写的,他不肯承认,只说是另外一位王先生大作。”

高相道:“知道,就是因为这本书,皇上特地召见了王咏,考教了他的学问,非常满意,特召进国子监任五经博士。一个寒门学子,一下子就成了正五品,可算是年少有为了。”

高连道:“说起印刷厂,今天刚好见了长青印刷厂的东家杨七小姐,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杨小姐说,是她在帝后面前提起王先生的。”

高相道:“连儿,不要以年龄看人。姜尚八十为相不嫌老,甘罗十二为相莫嫌少。杨七小姐是个人物啊,这印刷厂办的好。”

高连道:“我听同窗杨蔚说的,杨七小姐还要建图书馆,连皇后娘娘也参了一股,当了名誉馆长呢。图书馆址就在曲池坊,将来印刷厂址也会迁到那里。”

高相叹道:“英王家真是人才倍出呀!他们家的长子善战,次子能文,官都做的不错。没想到一个女孩子也这么能干。”

高连想了想才道:“今天,杨七小姐跟我说,英王家二小姐人品出众,出身也好,正寻结亲的人家,说我很合适。”

高相一愣问:“英王家是弘农杨氏,英王妃是清河崔氏的一支,她家的二小姐出身到不错。你怎么说的?”

高连道:“我推辞了。我说自己是嫡长孙,想要与五姓七望人家结亲。结果杨七劝我不要这样做,说当今陛下不喜欢望族,要削弱世家望族的力量。又说晋王赞成科举取仕,让我准备参加科举,不要与世家望族搅在一起。”

高相点点头:“杨七小姐到有几分见识。朝中确实有人提倡实行科举取仕,太子不赞成,怕影响他安排的人。晋王倒是十分赞成,想安插自己的人罢了。我看陛下的意思,竟然是默许了。现在南征大捷,晋王快回来了,他一回来必然会再提科举的事。我看你学问不错,倒可以参加一下科举,科举出仕更显得有真材实学,把举荐入仕的机会让给你弟弟他们。”

高连道:“杨七还说,希望祖父不要掺和到夺嫡的事中间。毕竟太子与晋王都是皇后的嫡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外人掺和进去肯定是里外不是人,将来死得很惨。他们家是宗族杨姓,她祖母与伯父都想做纯臣呢。只她那父亲杨侍郎脑子不清楚,念着仙逝的嫡妻与晋王妃是同族,一心追随晋王夺嫡,得个从龙之功呢。”

高相挑挑眉道:“杨七小姐到好见识。世人都说我固执迂腐,只看重嫡长继位,好像我不知道举贤似的。其实,太子杨斌这个人虽有点放荡,性格无拘。但他心地不坏,不嗜杀,知道顾念兄弟与属下。他登基,对百姓好,对其他皇子也好。如果晋王登了位,晋王个性偏激,好勇斗狠,好大喜功,只恐百姓受苦,其他皇子也没什么好下场的。”

高连道:“左右都是帝后说了算,咱们也没法子。”

高相笑道:“要是杨家有意,你与那杨二小姐见上一见也无防的。要是人品好,结了这亲也无不可。我看杨家的七小姐不俗,她的姐妹想必也不一般。”

高连心里微动,笑着点点头:“谢祖父指点。”

要出诗集的高登在卫州汲县当县令,收到侄儿的信。他看了随信同来的印刷版《三字经》,《四书五经》,还有几本新出的话本子。觉得印刷的效果甚好,就回信同意了杨七的提议。高连与杨依依双方签了合同,付了定金,高登开始抄写手稿,诗集内容不算长,只抄了半个多月就好了。

封长青看高县令的字不错,又是第一宗订制业务,亲自操作雕版,让一个聪明学徒给自己打下手,一个多月才制成底板,赶紧让人印刷出来。高连付了四十贯钱,取走一百本诗集。其余的诗集,放到青龙坊四号院库房三十本,等以后送图书馆,其余的送去李家在东西两市开的两家书肆各五十本试销。

年前开阳书院的王老先生把自己写的《四书注解》拿来,让印刷出来。杨依依琢磨着,这是个好机会,争取让大舅家的两个儿子进开阳书院去。拿了王院长抄的底稿,封长青指导着手艺好些的柏树、桐树与柳树三个学徒抓紧赶工。

二月二十六,清明节。生气旺盛,吐故纳新,人们有祭祀的习俗,杨依依让印刷厂那边加工,加印了一批经文,经变图,佛像等。老夫人领着几个孙辈,要回杨氏祖宅那边,准备祭祀祖先,为过世的人上坟。杨依依捐出来一批印制的经文与经变图,老夫人很是高兴。还自己掏钱,从印刷厂那里买一大批印刷的蒙学精选,四书五经,要捐给族学里。

三月三,上巳节。春和景明,万物更新。杨依依与李夫人合作,特制了一大批小型风筝,李夫人的匠作园负责扎风筝架,印刷厂提供印好图案的风筝纸。杨七在风筝上印刷了一些广告词,宣传他们的印刷厂。凡是在李氏名下所有的商铺里购买东西超过一贯钱,赠送一只小型风筝,超过两贯钱送两只,以此类推。很快李氏发现真是一举两得,既帮儿子宣传了印刷厂,自己商铺的生意也好了很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