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作者却是很有名的威廉·罗恩·哈密顿,也就是发明了四元数的那位大佬。
到了2022年,哈密顿量还是力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同时与其他的人物传记不同。
这本书是以宏观视角切入,视线并没有完全停留在小牛身上。
而是以小牛的履历和贡献为引,跨越接近两百年进行了一个总述。
这对于目前的徐云来说,确实是一本最合适的参考书籍。
随后徐云正襟危坐,翻开了书册扉页。
片刻之后。
一道前言映入眼帘:
【如果投降的意志是一个国家,那么它一定叫做高卢,如果神明的投影是一个人类,那么他一定叫艾萨克·牛顿】
“16—17世纪,一场伟大的科学革命在欧洲兴起。它是文艺复兴的产物。”
“大批阿拉伯文的古希腊和罗马文献的翻译,激起了人文主义,激起了人类去探讨现实世界和自然界的热情。”
“而我们所在的星球以及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则无疑是探讨的一块重要领域”
哈密顿的切入点很好,在这这本书的开头,先介绍了17世纪之前的自然科学发展概述。
重点在哥白尼的日心说、以及开普勒三定律方面多花了一些笔墨。
这也是后世许多近代物理学史书籍的标准开头。
为了方便后期比较,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近代物理学史的脉络嗯,放心,这次是人话。
首先。
近代物理学史主要分成两个区间:
16-20世纪,以及20-21世纪。
这两个区间的界定方式只有一个标准:
1895年x射线的发现。
其中20世纪物理学两大基石即相对论和量子论,前者则是经典物理体系。
我们的重点在16-20世纪,也就是经典物理体系。
经典物理体系用个不太严谨但很简单的分法,同样可以归结为两类:
牛顿力学体系,以及分析力学。
后者则可以分成光学、热力学、电磁学等等。
嗯,就这么简单,再深入就是具体科学家的个体成就和贡献了,比如欧拉、库伦、法拉第这些。
随后徐云继续看了下去。
“1666年4月,艾萨克·牛顿推导出‘韩立展开’三阶式,初次巩固了自有流数术模型,结合开普勒第三定律,成功推导出万有引力定律”
“同年六月,艾萨克·牛顿发现光的色散现象”
“1667年7月,黑死病疫情消失,伦敦恢复正常,艾萨克·牛顿返回剑桥大学。”
“两年后被授予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在同年的皇家学会会议上公开了弹性力研究成果,单方面吊打了罗伯特·胡克”
“1673年,艾萨克·牛顿发布《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并与莉莎·艾斯库成婚”
看到这里。
徐云顿时表情瞳孔一缩。
时间线的变动出现了!
小牛和莉莎·艾斯库成婚的事情之前他曾经听小麦简单说过,二者没有遗留子嗣,所以这倒尚且还算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