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谋断九州各人物结局 > 第四百八十四章 倾己(第2页)

第四百八十四章 倾己(第2页)

我有点明白了。

比如两人偶遇,互相赏识,普通人怎么做?彼此称赞,互递名贴,今天你请我,明天我请你,一点点增进交情,江湖人不做这种慢功夫,必要一醉方休,然后掏出身上全部银钱送与对方,甚至脱衣相赠,自己光膀子回家,没有就借,不能悄没声的借,而要大张旗鼓地借,方显英雄本色。

那得到好处的一方呢?不需要还吗?

必须要还,而且还得越早越好,因为名声已经传出去,你欠人家一个大人情,还得早些,还只是银钱往来,还得晚,搞不好就得舍命相还啦,真若是厚脸不还,必是身败名裂,无法在江湖立足。

江湖人也有名实之论。徐础感慨道。

我这只是一个简单例子,实际更复杂一些,江湖人尤其重名声,今天你对我倾己所有,明天就有人对你倾己所有,这是一个循环。

总有循环不下去的时候吧?

哈哈,所以江湖人才要对不守不懂规矩的人坑蒙拐骗巧取豪夺,让这个循环一直持续下去,等到这一招行不通的时候,那就大战一场,交情全毁,一切重来。

所以,郭兄已经将几十车财物全送出去了?

一件不留,连拉车的马匹都送给诸位头领。

徐础吃惊道:我就坐在旁边,怎么没注意到?

础弟还是没明白,既然是姿态,当然要做足,倾己所有就是一句话的事,再多提一个字,也显得心不诚。

徐础笑道:我是门外汉,然后呢?郭兄打算如何‘循环’下去?

诸头领现在都知道我是江湖人,宁王也是江湖人,而且是懂规矩的江湖人,不像奚家,送些粮草就自以为了不起,提出诸多条件,将交情毁得干干净净。础弟等着,明天我再说几句,就能鼓动麻老砍刀带兵去劫奚家财物,然后去向宁王投诚。

他们不会离开襄阳躲进山里了?

只要宁王来,他们都不会走。郭时风合衣躺在床铺上,闭上眼睛,喃喃道:江湖人爱面子重名声,其实最好对付,你得敢给,也得敢要,今天倾己所有,明天就让他们拿命来还。反倒是普通人才难打交道,尤其是读书人,规矩太多太琐碎,难以拿捏

郭时风鼾声大响,已经睡着了。

徐础吹熄油灯,脱靴上床,思来想去,决定不再提醒宋取竹,让他自己去做决定,徐础很想知道,宋取竹是不是也属于江湖人。

次日一早,徐础告辞,继续去拜访其它营地,约定两日内返回,与郭时风一同前往益州。

有一座营地,徐础必须去一趟,而且不能与郭时风同行。

梁军的一支先行队伍护送粮草南下,已在襄阳城外数十里的地方扎营,离城最远,但至少是到了,结果很快传来东都失守的消息,这支梁军立刻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

徐础不带任何人,独自骑马前往梁营,当天下午赶到地点。

这支梁军只有千余人,粮草充足,士气却极低落,见到徐础无不大喜,纷纷围上来打听情况,主将赶来驱走兵卒,将徐础接至帐中。

徐础也不隐瞒,将东都失守的经过大致说了一遍。

主将姓余名辕,与潘楷颇熟,对传闻一直不信,听徐础讲述之后,才无奈地承认事实,长叹一声,潘将军,那可是潘将军啊,怎么会怎么可能

这件事人人都有错,但现在不是计较的时候,何况潘家满门皆死于宁王之手,追究无益。

徐先生

余将军不必多疑,我若投奔宁王,今天就不会孤身一人前来。

余辕拱手道:徐先生与梁王交情之深,非潘楷可比,我对徐先生没有半分怀疑,正要请徐先生指条明路,让我们去见梁王,据说梁王现在并州,我正是并州梁人

明路不在并州,而在襄阳。

此话何意?余辕诧异道。

由此前往并州,道路险阻,以区区千人北上,千难万难。如今襄阳群雄辐凑,今后还会更多,宁王即将率军前来,他要建立名望,必不敢对义军动手。余将军与其北上,不如入守襄阳,高举梁旗,反而安全。

余辕大吃一惊,这个徐先生所言倒是有理,但是容我想想,容我仔细想想。徐先生休息一会吧,晚上开宴,我们为徐先生接风洗尘,正好一块商量。

徐础亦不多劝,起身道:宁王喜怒无常,不降遭戮,降亦遭戮,需行险招,方有一线生机,余将军切记。

我会仔细考虑,徐先生计谋百出,你的一线生机对我来说就是十拿九稳的生路啊。

徐础告退,去帐中休息,他已经习惯居住陌生的帐篷,倒下就能睡着,但他现在不想休息,思考襄阳眼下的局势,只觉得如同一团乱麻,无从下手。

有人进来,徐础以为是那边酒宴摆好,起身正要开口,发现来者竟是熟人。

相士刘有终拱手笑道:四弟来晚一步,这支梁军已经改投晋王。

徐础这才明白余辕所谓并州人的真实含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