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哈哈,本官此举只是为了加深交流,以便更好的教导太子,本官认为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教导学生,言传身教不如因材施教!”
&esp;&esp;郑子文话音一落,三人顿时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esp;&esp;过了一会,孔颖达才抚着自己的胡须笑了。
&esp;&esp;“不愧是和国子监齐名的大唐皇家书院的副院长,好一个‘言传身教不如因材施教’,老夫受教了。”
&esp;&esp;说完就冲着郑子文拱了拱手。
&esp;&esp;而于志宁却皱了皱眉,然后摇了摇头。
&esp;&esp;“少师此言差矣,太子顽劣,若不严厉则难以管束。”
&esp;&esp;张玄素也点了点头。
&esp;&esp;“老夫以为于大人此言有理。”
&esp;&esp;听着三人的话,郑子文心里立刻就有了计较。
&esp;&esp;孔颖达这个老头比较好说话,只要自己和他好好说,以后在教导李承乾方面可以作为自己的帮手,也能让自己省下不少事。
&esp;&esp;而且教导学生和教孩子一样,总得有人唱红脸,有人唱黑脸,孔颖达无疑是唱黑脸的最好人选。
&esp;&esp;但于志宁和张玄素这两人却不行,这两人太倔了,留下来肯定会坏自己的事,得想办法把他们赶走。
&esp;&esp;不过却不能通过李世民把他们赶走,得让他们自己走,但怎么才能让他们自己走呢?
&esp;&esp;此时于志宁并不知道郑子文是处心积虑的想撵走他,看着郑子文露出思索的神色,他还以为郑子文是被顽劣的太子弄得伤脑筋了,顿时微笑着劝慰他。
&esp;&esp;“少师不用多虑,我们四人同心协力教导太子,只要尽力而为,可以无憾矣。”
&esp;&esp;无憾你妹啊,你要能早点滚回家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忙了!
&esp;&esp;想到这里,郑子文忽然想起一件事。
&esp;&esp;历史上这个于志宁似乎辞官回家了的,后来是被李世民亲自招了回来,然后继续教导太子。
&esp;&esp;“他到底是因为什么辞官的?”
&esp;&esp;郑子文觉得自己似乎抓住了什么重要的线索,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esp;&esp;没办法,于志宁不像房杜那样的名臣,所以关于他的事郑子文也是记得迷迷糊糊的。
&esp;&esp;正在这时,郑子文忽然听到了旁边传来了一阵哭声。
&esp;&esp;“娘,娘,你在哪?娘……”
&esp;&esp;郑子文顿时笑了,原来是李象这孩子睡醒了找娘呢!
&esp;&esp;呃?娘?
&esp;&esp;这时候,郑子文猛然想了起来这个于志宁到底是为什么辞官回家了!
&esp;&esp;贞观十五年,于志宁的母亲逝世,所以于志宁为了回家给母亲守孝,所以向李世民辞官了。
&esp;&esp;后来李世民还以“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为理由,起复他为官,继续教导太子。
&esp;&esp;想到这里,郑子文立刻有了决定。
&esp;&esp;“好!就用这个理由赶他走!”
&esp;&esp;郑子文很自信,他相信这次于志宁不但会痛快的离开东宫,而且心里还会对他感恩戴德的!
&esp;&esp;心里有了计较之后,郑子文顿时猛的看向于志宁,两只眼睛顿时露出了不可思议之色。
&esp;&esp;看着郑子文的异样,于志宁也狐疑的摸了摸自己的脸,然后皱了皱眉。